|
安居 開工“兩改”項目46個 今年我市將啟動2011-2013年住房保障發展規劃。全年開工1萬套保障性住房、1萬套限價商品房。開工“兩改”項目46個,惠及居民2.5萬戶。新建、改造農村住房6萬套。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區人均住房面積13平方米以下,人均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線以下的住房困難家庭約3萬戶;人均住房面積高于13平方米低于20平方米,人均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倍以下的家庭約7萬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仍需加快解決。根據今年要實施的青島市住房保障發展新三年規劃,保障范圍由市內四區擴展到七區和高新區。住房保障的收入線和住房線標準提高,申請條件進一步降低,將解決和改善6萬戶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同時還將逐步改善和解決1.2萬戶新就業職工、引進人才和在我市有穩定職業并居住一定年限的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的住房問題。 據介紹,三年規劃期內,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3萬套,年均1萬套;增加限價商品住房供應,計劃建設限價商品住房3萬套,年均1萬套。根據發展規劃,到2013年年底,青島市將至少有10萬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得到解決、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醫療 住院支付比例達70%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我市將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政策范圍內的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0%左右。健全基本藥物制度,抓好即墨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和市第三人民醫院等重點醫療項目。加快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完善醫患溝通和糾紛調解機制。 記者從市衛生局了解到,2011年我市將繼續完善和鞏固新農合制度,確保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9.5%以上,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10萬元。進一步提高籌資保障水平,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200元以上,住院補償比達到65%左右。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籌資標準,達到每人每年25元,認真做好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城鄉居民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達到80%以上。2011年我市將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完成100所鎮衛生院中醫藥中藥房建設和7500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 教育 提高公辦幼兒園比重 我市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全市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比重。抓好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完成100萬平方米校舍抗震加固工程,開工建設10所新建小區配套學校。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提高公辦幼兒園比重,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免除特殊教育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費用。做好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籌建青島遠程教育中心。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共建,積極穩妥地推進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規劃建設。 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我市將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強農村教育和均衡師資配置,到2020年,全市范圍基本實現教育均衡發展。今年將重點支持五市改造150所農村薄弱中小學,并選派500名教師赴農村支教,組織1000名高校師范生到農村學校頂崗實習。在市區,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定期交流制度、開工建設10所新建小區配套學校。對于大家關心的學前教育,我市2011年將協調有關部門出臺有關政策,以實施學前教育普惠建設項目,加快公辦園建設和農村薄弱園改造,加大在城鎮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中建設公辦園的力度。按照省定標準重點建設45所鎮(街)公辦幼兒園和200所獨立幼兒園。 養老 建設市老年活動中心 今年我市將新增社區養老互助點400個、機構養老床位2600張。實施社會福利院、優撫醫院、兒童福利院整體改造,新增殘疾人托養床位1000張。建設市老年活動中心。 在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上,市區實現天然氣雙氣源供應,新增供熱面積900萬平方米。改造居民二次供水設施178處,新建改建垃圾收集站40座,更新垃圾收集車400輛。新增、更新環保公交車1200輛。加強市區主要道路設施配套和調控,做好重點區域公用停車場規劃建設,緩解日趨緊張的堵車和停車壓力。(記者 李曉麗 實習記者 孫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