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社會 > 正文

市民買菜遇潛規則 54斤香菜里14個保鮮瓶(圖)

1
青島新聞網 2011-02-17 14:42:39 東亞經貿新聞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在香菜里發現14個保鮮瓶

    實地踏查

    蔬菜批發市場遍地保鮮瓶

    16日7時許,記者根據報料人所說的情況,來到了長春市某批發市場。此時有很多大型貨車停在院內,騎著機動三輪車的搬運工載著大量整箱蔬菜,穿梭于每個大廳之間,而這家批發市場內共有3個大廳,每個大廳內都擠著很多過來選購蔬菜的市民。

    記者看到,這個批發市場內,無論是大廳內部還是外部的空地上,隨處都能見到大量用于保鮮的藍綠色冰瓶,冰瓶的大小分為兩種,一種是1.25升左右的冰瓶,另一種是600毫升左右的冰瓶,而兩種瓶子里裝著大量的冰。據一名正在門外清理的工人講,這里的冰瓶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個。

    每件蔬菜“打包”出貨不單賣

    記者走進一個大廳,每戶批發商都已經將貨物擺放在門口,供購買者選購。“你這黃瓜咋賣,去了"皮"多少錢啊?”記者看到,這家銷售的黃瓜分為兩種,但都是由紙殼箱裝著,紙殼箱上面覆蓋著塑料膜。“我這黃瓜不單賣,一箱就是一件,每斤按照1.8元給你上稱稱重,我這除了裝黃瓜的箱子以外,剩下的啥也沒有,所以不能給你去"皮"。”隨后,記者以價錢太高為由離開了。

    “你的韭菜單賣嗎?”記者來到了另一家批發商門口,發現這家經營的蔬菜種類不少于10種。據該批發商講,他這里的蔬菜全都是按秤賣貨,秤上顯示的數字是多少錢,他們就賣多少錢,而且從來不單賣。“我們的蔬菜全都在車上,如果你們買的話我就直接給你拿貨。”

    批發商售貨時去除6斤保鮮錢

    記者來到一名銷售香菜的批發處看到,這里的香菜全部是由袋裝著,每捆香菜之間都用一團深色的紙袋隔開。該批發商講,這樣是為了確保蔬菜新鮮。

    隨后,該批發商為記者選取了一袋香菜上秤稱重,“54斤,我再給你去6斤保鮮錢,我會按照48斤的蔬菜價給你算,每斤1.5元,一共是72元。”批發商說。

    記者將深色紙袋打開后看到,兩個藍綠色的瓶子就“藏身”紙內。隨后,記者又來到了一些蔬菜批發商處,幾名批發商都告知記者,凡是需要保鮮的蔬菜,他們一般銷售時都為購買者去除6斤保鮮錢。

    明白賬

    為保鮮瓶和包裝紙花費19.77元

    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一袋香菜重54斤計算,實際價格是1.5元/斤,記者則應該花費81元錢,但是批發商已經將重量去除了6斤,一共就是48斤,記者買一袋香菜共花了72元。

    保鮮瓶和包裝紙的重量一共是19.18斤,舍去“優惠”的6斤重后,重量為13.18斤,再按照1.5元/斤計算,記者一共為保鮮瓶和包裝紙付了19.77元。而每斤香菜的價格不知不覺就漲了0.5元錢左右,變成了2元/斤左右。

    稱重檢驗

    14個保鮮瓶重18斤

    記者將買回的香菜進行稱重。記者在打開香菜袋時發現,整袋香菜里裝有9捆香菜,中間共夾雜14個保鮮瓶。記者注意到,保鮮瓶是由塑料所制,口部被封,有的保鮮瓶已逐漸融化,向外滲著冰水。

    隨后,記者來到了一家銷售蔬菜的超市進行稱重。“18斤”,在秤上清楚地顯示著這個數字,記者隨后又將包裝保鮮瓶的紙袋加上進行稱重,“19.18斤”。

    該超市的經銷商講,他上貨時也經常會遭遇這樣的問題,但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的保鮮瓶。

    各方觀點

    市民:別再讓我們花冤枉錢

    “我們就是希望能把我們辛苦掙的錢花得明白,別再讓我們花冤枉錢。”一名姓李的先生講,他最近在網上也看到相關的新聞,說是為了防止菜在運輸過程中壞掉,所以往菜里面加冰保鮮,這個他們都很理解,但是為何菜和冰的比例快達到一半了,這些保鮮瓶的作用到底是保鮮還是掙錢,這讓他無法理解。

    “沒想到在購買蔬菜時也會遭遇這樣的"潛規則"。”李先生非常生氣地說,雖然現在農貿市場的蔬菜價格要比批發市場的貴,但是沒想到買菜還會有這樣的貓膩,所以他會告知親朋,在購買時注意,爭取少花點冤枉錢。

    商販:不把“冰”錢加進去就要賠錢

    “韭菜、西葫蘆、生菜,還有一些菜里面,幾乎每箱每袋蔬菜都會有保鮮瓶,所以我們在銷售時,算上我們運輸的成本,然后再把這個保鮮瓶的錢加上再銷售,要不我們也全都賠錢,并不是我們故意賣高價。”一經營蔬菜的商販講,他們每天三四點就去蔬菜批發市場進貨,很辛苦。

    該商販還講,這菜里面加冰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他們在進菜的時候也經常會去選擇常去的批發商處選購,雖然不能將保鮮瓶錢減免很多,但還是能有點優惠,而且蔬菜的質量也可以保證。

    批發商:產地發貨時就帶保鮮瓶

    一名從外地來長春進貨的蔬菜批發商講,為了保證不讓自己賠錢,他在這里買的菜所遭遇的“潛規則”,只能讓從他這里購菜的商販再遭遇“潛規則”。

    一名在長春經營多年的批發商講,他們這里的蔬菜幾乎全都是南方的蔬菜,而且這些南方蔬菜要想運進長春市,就要靠公路運輸,如果不在新鮮的蔬菜上放冰進行保鮮,這些新鮮的蔬菜到長春市很有可能爛掉,所以產地在發貨時,就已經將這些保鮮瓶加上。“我們在收購的時候,產地就已經將這冰瓶錢算上了,所以我們對此也是非常無奈。”

    律師:此行為涉嫌欺詐消費者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吉林關東律師事務所李云峰。李云峰說,批發商雖然已經告知消費者菜里有冰,并且已經做出了經濟上的讓步,但是并沒有將冰的實際重量轉告給消費者,所以這種行為已經是屬于欺騙消費者。這樣的行為和在水果箱內加入水泥的性質是一樣的,這些損失全都是消費者自己在承擔。

    記者手記

    “潛規則”出現后吃虧的全是消費者

    在水果市場上經常會發現一些超重果箱,這已經成為了水果業的潛規則,而當一瓶瓶保鮮瓶出現時,也已經成為了蔬菜業的“潛規則”。一個個“潛規則”的出現,已經讓市民在憤怒中習慣。


相關閱讀
手機看新聞 | 查看所有評論 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用戶注冊

上一篇:14歲初中生被轎車撞飛 落地前母親空中接人(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同仁县| 策勒县| 双桥区| 扶余县| 达孜县| 福海县| 上饶市| 樟树市| 南木林县| 武冈市| 沁阳市| 三门峡市| 徐闻县| 九龙县| 永吉县| 宁蒗| 崇义县| 禄丰县| 漳州市| 屏南县| 玛沁县| 兴海县| 平罗县| 英吉沙县| 广南县| 龙胜| 丰原市| 隆尧县| 涡阳县| 胶南市| 淮滨县| 南雄市| 昭平县| 乐山市| 曲阳县| 交口县| 梅河口市| 杨浦区| 诸城市|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