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2月15日訊 一面是中介競爭越來越激烈,一面是新政下房屋成交量大幅減少。15日,記者走訪了島城多家二手房中介,發現由于生意慘淡,不少中介開始搞起了業務培訓。 15日下午,在香港東路一家房產中介,十幾名員工剛剛結束了一天的業務培訓。店長王先生告訴記者,由于青島市年前出了限購令,他們預感到年后的生意會有一定影響,所以正月初十才開的店門,開門兩天先整理了相應的房屋信息,并了解年后市場,不過通過這幾天發現,不光來自己店里的客人很少,報紙上刊登的多天零成交也讓他們感受到了限購令的威力。因此,在經過一番思考后,他們決定對員工進行兩天業務培訓。記者看到,業務員小董在本子上記錄了好幾頁培訓內容,包括銷售技巧,比如如何和物業加強聯系拿得更多一手房源,帶客戶看房要多積攢幾個客戶一起,以營造緊張氣氛提高成交命中率等等。 在合肥路一家中介門口記者看到,門上張貼著“年薪10萬并且可以帶薪培訓”的招聘廣告。中介工作人員張小姐告訴記者,現在剛過年,再說年前又剛出了新的限購政策,房屋成交量肯定會比年前少很多。不過,不光新招的人會有培訓,年后她們也進行了專門的培訓,包括老員工講授營銷實戰經驗、限購令下如何對買房人更有利等。 不過,浮山后一家中介則開始搶同行生意。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進了浮山后一家中介,說沒有看好的房子時,業務員告訴記者:“如果在別家中介看好了也可以幫你辦理,中介費還給你優惠。”“那以前的中介怎么甩掉啊?”記者問。“這個到時候再說,我們會有辦法的。”該業務員表示。 對此,多年從事房產生意的田先生表示,近幾年隨著房市的火爆,誕生的中介也越來越多,有的路段幾百米的范圍內就有逾十家中介,這就使得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之現在限購令出臺,房市至少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平淡期,在這種情況下,小中介惡性競爭在所難免,不過,相對大一些的中介選擇在這個時間段對員工進行培訓,加強自身競爭力,不失為一種明智選擇。(記者 劉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