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南京新街口地下通道內擠滿了購物逛街的市民。范曉林 攝 開學典禮上飄起大雪,孩子們興奮地張開嘴巴“吃”雪花。 宋嶠 攝 當下談婚論嫁,最看重家庭背景的,是黑龍江人;最能接受“拜金女”的,是浙江人;而認為錢多最易導致伴侶出軌的,是江蘇人……昨日,《2010-2011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粉皮書》正式發布。這份由國內某婚戀交友網站發起、有社科機構參與的調 調查顯示,30歲成為步入婚姻的分水嶺,城市人口比全國平均晚2年結婚,但傳統“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仍是主流意識形態。“雖然如此,2010年全國整體婚戀狀況中,一個明顯特點是,單身人口的性別比例失衡日趨明顯。”世紀佳緣CEO、情感專家龔海燕說。 據《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2010》抽樣調查顯示,2009年19歲以下全國人口的男女性別比例為118:100,城市人口的性別比為115:100,已嚴重偏離正常的男女性別比例。今后幾年,隨著這部分人逐漸進入婚戀交友的高峰,男性擇偶更加困難。很多市民在給身邊的單身女孩找對象,感覺似乎“剩女”頗多。可報告中說,20-34歲的單身人口,隨著年齡增長,男性的比例也逐漸增高。世紀佳緣公關總監任佳男認為,當下“剩男”問題遠比“剩女”更嚴峻。全國人口中非婚男女比例在27歲是199:100,33歲時為293:100;而城市同齡人口中情況略好,在27-34歲間平均為162:100。 如今,“閃婚”、“閃離”已不是新鮮事兒,這種情形與近年來我國結婚率及離婚率均逐年上升一致。這份報告對最近10年全國的結婚人數進行剖析,結果發現,2001年至2005年結婚率處于小幅波動狀態,一直維持在800萬對上下,但2005年開始,結婚對數不斷上升,到2009年底達1200多萬對。 報告特別提到了國人結婚年齡推遲的現象。報告發現,2005年時,我國20至24歲的結婚人數占47%;到2009年時,20至24歲結婚人數已下降到37%,這個年齡段的領證比例顯著下降。幾乎同時,40歲以上的結婚人數,卻由2005年的3.9%,增長到2009年的12.2%,5年間增長近一成。 江蘇人認為 有錢最易導致出軌 關于地域對單身男女婚戀觀的影響,這次調查也有所涉及,《報告粉皮書》為此發布了一個有趣的“地區之最”排行榜。記者注意到,上榜的16個省、市、自治區當中,找對象最看重家庭背景的,是黑龍江人,最不能忍受花心的也是黑龍江人;最看重身高、最不能忍受虛榮的都是河北人;對“拜金女”接受度最高的,是浙江人,或許這與浙江人有錢關系較大。 金錢與婚姻關系的重要性,或許江蘇人看得更清楚。這項調查顯示,認為經濟原因最易導致伴侶出軌的,就是江蘇人。 今年單身人口 預計達到1.8億 報告中,世紀佳緣對今年的全國婚戀狀況進行了預測,稱處于18-34歲間的單身男女預計將達1.8億人,其中,城市約6000萬。 因為,去年是傳統說法中的“寡婦年”,全國的結婚對數增長放緩。報告說,2008年時,全國登記結婚的有1098萬對,2009年增長到1212萬對,增長114萬對;2010年登記結婚只有1250萬對左右,僅增長38萬對。所以,經過去年“寡婦年”的低迷表現,預計今年登記結婚的對數會有小幅反彈。 而今年有“2011.11.11”這個日子,眾多單身男女將今年稱作“光棍年”,因而也會有更多的單身人群期盼“脫光”。當下,單身人群中,男女比例失衡,擇偶信息不對稱,結識異性的渠道有限,阻礙著單身男女們的“脫光”愿望。但愿處于尋找伴侶征途中的單身男女們,會在這一年中找到他們堅信存在的真愛。 本報記者 于英杰 2010年男女婚戀地區排行榜十六大地區之最 最看重家庭背景的地區 黑龍江 最看重長相、身高的地區 河北 最看重經濟收入的地區 重慶、廣東 約會最喜歡看演出的地區 北京、上海 見面約會最喜歡戶外運動的地區 廣東 "拜金女"接受度最高的地區 浙江 認為經濟原因最易導致出軌的地區 江蘇 最不能忍受花心的地區 黑龍江 最不能忍受虛榮的地區 河北 最無法忍受沒有上進心的地區 廣東 最不能忍受缺乏責任感的地區 湖南、重慶 最不能忍受不孝順的地區 山東、河北 最不能忍受無房無車的地區 北京、上海 最不能忍受不真誠的地區 四川 最不能接受"丁克族"的地區 福建 最不能接受精神出軌的地區 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