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本土優勢”的要求謀劃工作,推動新一輪更高水平發展?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嶗山區委書記慕建民。 ????他認為,首先要以國際化的視野審視和把握世界經濟和城市發展的規律和大勢。同時,緊密結合實際,認清自身優勢,以國際化的標準和思路謀劃新一輪區域發展戰略。從嶗山在全市大格局中的地位看,嶗山區作為一個大學科研院所密集、高科技企業密集和高層次人才密集的區域,隨著青銀高速公路、濱海公路和跨海大橋3條骨干道路相繼打通并在區內交匯,嶗山區已由青島南海岸線的終點,變為連接南海岸線與東海岸線的重要節點,戰略地位發生了重大改變,交通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愈加顯現,這必將帶來人才、技術、資本等高端要素的新一輪匯聚。 ????基于以上判斷,立足“十二五”期間實現更高水平發展,嶗山區確立了以資本、人才為核心的新一輪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實現年稅收收入由100億元向200億元的跨越為目標,通過加快推動 “一個戰略轉型”(經濟發展模式由投資帶動向資本驅動、技術驅動、人才驅動轉變)、全力建設“三大戰略高地”(建設資本高地、國際研發設計高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努力在“三個功能區”建設方面實現新突破,將嶗山區打造成為資本活力之城、科技創新之城、生活品質之城。 ????他表示,下一步嶗山區將重點著力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向國際標準看齊,加快建設一流水平的金融商務區,強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本高地。金融商務區核心區占地1.9平方公里,已引進建設銀行青島分行、中信萬通證券、友利世紀擔保等各類金融機構和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投資公司、私募基金進駐嶗山。圍繞打造證券市場的“嶗山板塊”,特銳德成為中國創業板第一股,2010年又有華仁藥業、漢纜集團先后成功上市,嶗山區5家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已達600多億元。今后,嶗山區將緊緊圍繞金融商務區建設,面向國內外積極引進金融類企業,大力發展金融產業,加快資本高地建設步伐,為我市打造區域金融中心貢獻力量。 ????二是以嶗山科技城建設為突破,打造“青島濱海公路高科技創新創業黃金走廊”,拉開“青島中央科技區”的建設序幕。主要是以42平方公里的科技城為載體,以32.5公里的濱海公路為主線,充分依托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大學、中科院生物所等高校院所,抓好已經啟動的青島國際創新園、生物醫藥產業園、通信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科技園區建設,大力發展與國際接軌的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加快催生生物醫藥、光電、新材料、海洋科技等戰略新興產業。圍繞實施“十、百、萬工程”(培育發展10家骨干企業、100家科研機構、1—2萬人研發隊伍),加快中科院蘭化所、中海油海工英派爾、中石化安工院等一批大院大所和大企業研發基地建設,使嶗山真正成為全市產業發展的“大腦”、“心臟”和“發動機”。 ????三是借鑒國際發達城市建設經驗,提升城市綜合載體服務功能,建立更適合居民生活和創業的現代化新城區。一方面,從戰略和細節層面,深入學習日本東京等國際大城市在城市空間布局、地下交通系統等方面的建設經驗,以金融商務區核心區為示范區,全方位深耕城市空間,優化城市功能,使城區交通更順暢、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經濟。重點加快推進稅收過千萬元和過億元的一批高檔次樓宇建設;以嶗山風景區成功創建全市首家國家5A級風景區為新的起點,加快啤酒城改造、嶗山風景區游客服務中心等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旅游度假產業的整體水平;加快推進總面積達45萬平方米的一批商貿大項目建設,依托青島大劇院、青島體育中心、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等產業,進一步激活中心區的商氣、人氣和發展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