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思路,圍繞建設“一體兩城”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園區膨脹、技術創新、兩化融合、中小企業成長、運行安全保障、節能降耗、市場開拓等八項工程,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十二五”規劃 著力實施四大千億級工程,即年均投入1000億元、打造八個千億級產業、培植兩個千億級大集團、實現園區總收入6000億元;著力打造“一體兩城”,即建設高端高質高效的現代工業體系、區域性信息服務中心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城市。 濟南對53名企業家給予650萬元的金牌重獎。市政府今天上午召開全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總結去年及“十一五”時期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目標任務。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建國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表示祝賀,向全市經濟和信息化戰線干部職工、企業界人士致以誠摯的問候,并為市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示范縣(市)區章丘市、歷城區授牌。 今年濟南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按照“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思路,圍繞建設“一體兩城”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園區膨脹、技術創新、兩化融合、中小企業成長、運行安全保障、節能降耗、市場開拓等八項工程,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努力保持工業經濟和信息化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 根據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市將著力實施四大千億級工程,即年均投入1000億元、打造八個千億級產業、培植兩個千億級大集團、實現園區總收入6000億元;著力打造“一體兩城”,即建設高端高質高效的現代工業體系、區域性信息服務中心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城市。到2015年,全市工業、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物流業實現增加值3260億元,年均增長13.7%;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萬億元,年均增長12.7%;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5000億元,年均增長15%;萬元GDP能耗下降17%。 張建國指出,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是實施三年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推動我市工業轉型升級、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關鍵一年。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能否加快工業和信息化的提升發展對我市“十二五”跨越發展至關重要。工業和信息化是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先導。沒有工業的提升發展,就難以實現轉方式、調結構的突破提升;沒有信息化的全面發展,就沒有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戰略的成功實施。要增強憂患意識,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努力把我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做得更好。 張建國強調,抓好今年的經濟和信息化工作,一是突出“雙輪驅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要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圍繞加快新信息、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醫藥及生物、高端裝備制造四大新興產業發展,認真落實規劃、產業和財稅扶持政策,加快項目培育和引進,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提高新興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集中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要抓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用好工業引導資金,抓好一批技術改造項目,確保技術改造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的70%以上。二是突出“兩化”融合,提升工業信息化水平。要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加快華強信息產業高端服務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汽車、電力等應用電子產業,推動中國軟件名城正式落戶濟南。全市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要力爭達到1200億元、增長20%,其中軟件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要爭取達到750億元、增長25%。同時,加快自主軟件在各行業中的應用。三是突出自主創新,增強工業內生發展動力。要積極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完善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獎勵支持政策,在集聚人才、技術研發、創立品牌等方面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要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重點培育前景好、創新力強的技術中心,爭創國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要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重點向自主創新、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等方面傾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重大專項、重點項目。要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影響的知名品牌,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四是突出節能降耗,堅決完成節能目標任務。張建國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良,副市長張宗祥,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蘇樹偉,市政府秘書長許強出席會議并為獲獎單位和個人代表頒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