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網資料圖:殲-20尾部高清圖。 四代機研制周期一般二三十年 對于航空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國家而言,四代戰機的研制難于上青天。即使是美國、俄羅斯這樣基礎良好、技術雄厚的國家,四代戰機的研制周期也會長達20-30年左右。中國在對四代戰機20多年的探索過程中,克服了許多困難: 1、隱身外形設計外形設計是實現隱身的重要前提,雖然有F-22等作為參照,但真正設計出自己的四代機,沒有大量的風洞與電磁試驗,就不會有符合四代需要的隱身外形; 2、吸波材料的研制與三代機相比,四代機對機身的材料要求十分苛刻,既要對雷達波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為與外形設計相配合達到優異的隱身效果,還要保證持續的音速巡航中所需要的強度,超級難度可想而知; 3、發動機技術四代戰機的發動機推力比三代機要提高30%左右,具備持久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通常還要具有推力轉向裝置和良好的維護性能,具有較低的紅外與雷達特征,為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飛行提供強大動力; 4、綜合信息系統要能夠實現電磁隱身和高效的信息交換,如無源相控陣機載雷達、綜合信息顯示系統、數據鏈等,這是四代戰機研制中,最不容易發現、但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