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剛剛結束的市南區兩會獲悉,青島西部一處高標準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即將走下圖紙,開全市風氣之先。這是近年來市南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填谷揚峰,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又一次領跑。 ????市南區自 2008年提出“統籌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標以來,就開始在義務教育均衡進程中上下求索。在破解“擇校”這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 “瓶頸”時,市南區從容布局,通過“抓東西、強中間、優全盤”,不僅沒有削峰填谷,反而填谷揚峰,擴大了優質教育的覆蓋面,目前“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格局業已初現。 ????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市南區把教育經費作為剛性預算優先保證。市南區區委書記李學海告訴記者,市南區教育投入在財政開支中的比例占到20%以上,這一比例高于全市四個百分點。 “十一五”以來,市南區累計投入近20億元發展教育事業,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從2005年的1.8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4.5億元,增長了150%。有了充足的教育投入,市南區得以加大對基礎設施薄弱學校的建設力度,2008年以來差不多半數學校的校舍修葺一新,今年市南區還將完成5所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從 “硬件”上縮小校際差距。 ????不單如此,市南區還加大人才流動與培養力度,激發了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內在活力,從“軟件”上實現教育公平。其中,尤以“易帥”易師最為矚目。 2008年以來,市南區80%的中小學更換了校長,成立了名校長工作室,以名校長帶動年輕校長的成長,選派47位名師到發展中學校任教,優秀師資輻射到61%的小學及75%的初中學校。此做法作為典型案例被評為地方教育制度創新優勝獎。天山小學校長于慶麗用“實惠”來形容均衡教育舉措給學校帶來的變化:“近3年市南區共為我們投入近500萬元完成校舍改造工程,建起了生態校園,另外還有3位名師走入學校,與老師零距離交流,讓學校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 ????為解決好“擇?!敝?,有效縮小校際差距,市南區還在創新管理模式、發掘優質教育潛力方面作出有益嘗試。市南區在學校工作綜合考評中實行捆綁式考評,推進中部優質學校與東部、西部普通學校聯合發展,在教育科研、課程改革、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資源共享。市南區還確立了“上掛外聯、高端借力、分層發展”的目標,如今70%以上的初中學校實現了與中國教育學會、華東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教育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聯姻”,得以登高望遠。市南區還開展教研員下校代課制度,9位教研員到校與教師一起聽課、評課、自己上課、參加學校集體備課,消弭全區教學水平的差距。 ????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絕不是千校一面,而應是追求高水平、高層次的多元化、特色化發展,市南區教育局局長趙輝如是說。為此,市南區堅持“特色育人、文化立?!鞭k學理念,引導學校挖掘優勢項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今,全區70%以上的學校已在特色化建設方面凸顯成效,一股源自內涵的力量正在成長起來,在青島均衡教育進程中留下一個深深的刻度。日前,市南區還向全區中小學生家長發放4萬余封家長信征求民意。為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市南區將每個信封都事先貼好郵票,如此家長可以不經學校直接通過郵局寄到局里,回收率超過75%。 (劉 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