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要內容:4年前,他雙目失明,為了不拖累妻子,與妻子離婚,跳樓自殺未遂卻面部毀容,成為人見人怕的“鬼丈夫”。4年來,妻子不離不棄,做過拉磚頭的建筑工人,也干過替人搬家的運輸工,甚至上街乞討,千辛萬苦地守護著一家人。 眾人幫助 丈夫手術成功 4年前,當記者了解到楊長江和他一家人的情況后,為他和王秀玲的堅貞愛情所感動,曾多方聯系醫院,試圖能讓楊長江在醫院的幫助下,免費將頭皮和嘴唇的傷病治好,但始終因為費用較大,而且費時較長,未能如愿。 在多家媒體的共同努力下,直到2010年11月,終于有醫院作出了愛心之舉,對楊長江進行全程免費的治療。 上唇縫合、鼻基底鼻坎再造術、鼻頭抬高術、鼻小柱再造術等,頭部植皮……手術非常成功,10天之后,楊長江出院了,原來看上去很嚇人的嚴重唇裂不見了,不久,他后腦勺上的皮膚也已愈合。 王秀玲喜極而泣:“謝謝你們,長江以后出去再也不擔心會嚇到別人了,感謝這么多年來對我們一家的無私幫助……” 時刻感恩 忘不了幫過自己的人 “你看,屋里的床、柜子被褥等等,都是好心人送的,雖然有些舊,但都能用啊。”采訪中,王秀玲多次說起,自己這些年能夠挺過來,與好心人的關心和幫助分不開。 在幾張已經泛黃的白紙上,記者看到了王秀玲記錄的密密麻麻的好心人名單。“李保善、楊自昌等6位書畫家、東風路辦事處及文化路辦事路、金水公安分局民警劉樹森、鄭州市103中學領導和老師、預教社區李主任、幫助孩子上學的好心大哥、93路公交車司機、十二里屯衛生所李艷濤、城南路一家專賣店王經理、杜培峰工程師……” 記者發現,出現最多的字眼,竟然是“不知名”。王秀玲說,“不知名”指的是那些從物質和精神上幫助過,卻不愿留名的熱心人。“我無法知道他們的名字,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幫助了我,但我心里已經記下每一張熱心人的面孔,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王秀玲說,有一次她在建筑工地干活,晚上回到家里,一個人偷偷躲在角落里哭泣,鄰居張大媽發現后,就熱心地給她鼓勵:“孩子,這些年你都熬過來了,距離好日子越來越近了,現在大閨女都已經上高中了,將來大學畢業了,有你好日子過的啊。 采訪中,記者看到了正在鄭州某高中讀書的王秀玲的大女兒小青(化名)。記者問起讀書的費用,小青說,這些年都是好心人在資助她。 因為“多學些知識,將來就能對社會多做些貢獻,就能更大程度上幫助別人。”王秀玲堅持讓大女兒上學,讓她將來能夠更好地回報社會。 因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小青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音樂,想走藝術路線考學,當得知記者是從專業音樂院校畢業時,她激動地問:“叔叔,我能免費跟你學音樂嗎?” 最終,小青和記者“約法三章”:定時免費給小青上音樂課,教授音樂知識,相應條件是“不準因家庭因素而影響到學習,保證高考時文化課考到400分以上,以便能考個不錯的本科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