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 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997元,再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紀錄。 去年歲末以來,人民幣重拾升勢,一度在年關創出“10連漲”,并多次刷新匯改以來紀錄,讓人民幣升值再度成為市民熱議的焦點。 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經歷了2006年“破8”、2008年“破7”兩次突破,而后一直成升勢。“漲聲不斷”帶來了出口企業利潤被擠壓,物流企業損失客戶,也帶熱了出境游和出境購物。 進入6.5時代,從企業到個人,各方感受如何呢?記者就此展開采訪。 有單不敢接 提前放假 青島是外向型經濟城市,外貿出口和這個城里的很多人息息相關:正是因為有了出口加工廠,才有了貿易公司,有了跨國貿易公司,才養活了大批物流企業。物流企業多了,船公司自然也多了,需要的遠洋船多,造船工業也有了基礎…… 如今,這條長長的產業鏈正在經受著人民幣升值的持續壓力。 制衣廠:無奈提前停產 “我們廠已經提前停產,給工人放假回家過年了。人民幣升值升得都快麻木了。”昨天,城陽鑫盛制衣的徐經理告訴記者,人民幣連續升值讓他有單也不敢接了,只能年后觀望觀望再說。 鑫盛制衣有200名工人,年出口服裝額過千萬元,是個典型的中小紡服企業。從去年到現在,徐經理的工廠經歷了冰火兩重天。2010年6月,那時候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在1:6.82水平,工廠加工生產還有些利潤,所以單子接得很多,工人加班都忙不過來。然而,最近幾個月人民幣一路升值,訂單越來越少了,“不是沒人下單,而是有單子咱不敢接!”徐經理說,人民幣升值太厲害,現在不敢接單,尤其不敢接長期訂單。他舉例說,人民幣對美元從1:6.8到1:6.5,看似不多的0.3個點,其實影響很大。以10美元一件的中檔出口襯衫來說,1:6.8的時候,出一件貨可以拿回68元人民幣貨款,現在1:6.5,就只能拿回65元錢,一件就差了3元錢。如果是10萬件的單子,直接損失30萬元純利。“現在做襯衫的利潤也只有10%左右,我們這類中小企業只有8%。”徐經理說,同樣一筆單子,去年6月份做能盈利四五十萬元,現在做先要刨去30萬匯率損失,僅能掙10萬元左右,但承擔的風險卻更大了。“如果生產的過程中再升值,可能這10萬都沒了。”所以不敢接單。 物流公司:唇亡齒寒面臨“嚴冬” 徐經理的制衣廠,正是曲東的客戶。雖然不是大客戶,但曲東所在物流公司的日子,也隨著一批出口客戶的停產、萎縮而面臨“嚴冬”。 曲東目前是一家外資物流公司青島辦事處的總經理,手下十幾個人,年營業額近千萬人民幣。盡管人民幣升值事不關己,曲東卻不得不擔心。“有五六個客戶近期都停產了,特別是加工企業、輪胎橡膠企業,受升值影響最明顯。”曲東說,客戶目前的日子不好過,很快就會反映到他的業務量上,讓他的日子也不好過,這本來就是一件唇亡齒寒的事。所以,近期曲東趁年關臨近,多方拜訪客戶,一是回訪增進感情,另一方面也是摸清虛實,為來年的業務早做準備。 “就這么個升下去,2011年行情還真不好說!”曲東這樣告訴記者,對他而言,春節臨近他卻無所適從。 |
上一篇:歲末匯率10連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