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取了精子、取出卵子,又看到胚胎結合得很漂亮,準媽媽崔女士卻意外感冒了,連續發燒出不了門。配好的胚胎怎么辦?“把胚胎迅速降到-196℃,存在液氮罐里,等好了再來用就行。”就這樣,3個月后崔女士調整好了身體狀態,喚醒胚胎植入體內,半月后檢查懷孕了。1月8日,記者從青醫附院生殖醫學中心了解到,臨近年關,做試管嬰兒的人數比之前增了三倍,不少人都想過年帶個好消息回去。
2010年10月中旬,崔女士第一次來青醫附院生殖醫學中心。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劉海寧隱約記得當天的情形。“她結婚3年,被確診輸卵管不通后治了兩年,效果都不行。后來才考慮到要做試管嬰兒。”
確定要個試管寶寶后,崔女士也跟其他想要試管寶寶的媽媽一樣,開始服用藥物促進排卵,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一個多月后,取出卵子又取出精子,劉海寧在實驗室里將它們放在一起,放到37℃的保溫箱中。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后還要在保溫箱中待三天時間,進一步形成胚胎。“當時結合成了6個胚胎,效果不錯。按照規定,35歲以下的女性第一次最多植入兩個胚胎,當時我挑選出了兩個形狀最好的。”一切都準備好了,可移植胚胎的前一天,劉海寧忽然接到崔女士的電話:“我感冒了,發燒燒了三天,這能移植胚胎嗎?”
當時劉海寧說了句:“那再等等吧,等身體恢復好了再做移植。我先把胚胎凍起來。”凍起來?劉海寧解釋:“這段時間,把胚胎放進液氮罐-196℃中,能最大程度保持細胞活性,不用影響使用。”就這樣,崔女士的胚胎在液氮罐中躺了3個多月,半月前劉海寧將它們取出來,用同樣的方法重新升溫喚醒后植入崔女士體內。“前兩天剛來做的檢驗,已經懷孕了。”劉海寧介紹:“跟傳統的程序降溫保存胚胎相比,玻璃化冷凍技術更先進有優越性,現在臨床上不少都是用這種技術。”(記者 宮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