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獅子魚 一種名為“獅子魚”的兇猛食肉魚最近入侵美國佛羅里達附近海域珊瑚礁中,對在那里土生土長的海洋生物構成了嚴重威脅。因獅子魚在佛羅里達附近缺乏天敵,當地環境保護機構開始呼吁人們將其吃掉,以保護海洋生態平衡。 為了鼓勵人們多吃獅子魚,佛羅里達海洋保護機構專門編寫了一本配有45個菜譜的“獅子魚烹飪指南”。據稱,這種魚“味道很好,肉質細嫩多汁,而且加工方法簡單”。書中還寫道,易于捕捉和烹調的“獅子魚”將成為廣受加勒比海沿岸居民喜愛的“美味”。 獅子魚原產南太平洋、印度洋和紅海水域。它們以其他小魚、蝦類和螃蟹為食,而且胃口巨大,是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殺手”。1992年,“安德魯”颶風摧毀了佛羅里達一座水族館,造成至少6條獅子魚逃入臨近海域,并且由于缺乏天敵而泛濫成災。 佛羅里達海洋保護機構稱,獅子魚味道與河豚類似,但卻不像后者那樣容易讓食客中毒。據悉,獅子魚的毒素只存在于“脊椎”(魚刺)內,而且普通加熱烹調方式就可以完全將其破壞掉。如果在宰殺時將魚刺剃掉,就更不用擔心是否會中毒的問題了。 目前,還不清楚長相兇惡的獅子魚何時能走上邁阿密的餐廳成為游客喜愛的美味。不過,在巴哈馬、多米尼加和墨西哥的餐館早就將獅子魚列為“必吃的土特產”了。據稱,上網訂購《獅子魚烹調指南》的用戶正在不斷增加。(高軼軍)
|
上一篇:北極鷗勇戰北極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