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球廠的工人正在勞動 張勇 攝
煤球廠里勞作的工人 張勇 攝 本報對濟南歷城區華山西路上一煤球廠使用“智障勞工”的情況進行了連續報道。24日,執法人員檢查了華山周邊煤球廠,發現8名智障人員,但未見虐待情況。執法人員做出處理,允許煤球廠繼續雇用智障者,但必須善待他們。25日本報對此報道后,執法人員以及煤球廠的做法引起全國網友關注。至當天下午5點,近百家 記者暗訪 智障人員溫飽能解決 25日上午,記者再次對歷城區華山周邊兩家雇用智障人員的煤球廠進行暗訪。兩處廠院均敞著大門,不斷有運送煤球的車輛進進出出。同其他正常工人一樣,智障工人也在搬煤球,往煤球機內添煤粉…… 中午,記者在其中一家煤球廠內看到,智障工人和其他工人一起坐在室內吃飯,飯菜是熱饅頭和肥豬肉燉白菜。住宿處較為擁擠,使用煤球爐取暖。“平時你吃的飯菜怎么樣?”記者詢問一名輕度智障中年男子。“還行。”他不假思索便說。“晚上睡覺冷不冷?”“不冷。” 一市民稱:“我見過煤球廠的智障工人,他們的勞動能力很強,老板對他們也很好,吃的還行,給錢他們也不會花,所以老板留一部分寄給他們家人,找不到家人的,過年過節時多給點吃的用的。最起碼這里也算是他們的一個棲身之地吧。” 煤球廠老板 一定會善待智障勞工 一家煤球廠老板稱:“這些智障人員智障程度輕重不一,但干起活來都還行。他們有的是在街頭流浪時被人介紹過來的,有的是親朋好友介紹過來的。我們絕不強迫他們勞動,廠院是開放式的,歡迎有人來認領,如果他們要到救助站或別處去,我們也決不強留。只要他們在這里干一天活,我們就要管好。” 談及簽勞動合同等問題,另一家煤球廠老板稱:“有些事沒法去辦理,比如有的工人連錢是啥都不知道,怎么給他們錢?只好讓他的家人或朋友代領。有的沒身份證,也不知道自己從哪兒來,怎么跟他簽勞動合同?收留這些人,是因為可憐他們,如果在外流浪,他們有可能連飯都吃不上。” 他表示:“這些智障人員是否留在廠內工作,完全看他們的意愿。如果有人來認領,我們也歡迎。大家都可以來參觀,時刻監督我。” 相關部門 鼓勵企業合法雇用殘疾人士 接受采訪時,勞動執法人員表示,雇用智障殘疾人并不違法,相反國家還提倡有能力的企業、單位雇用智障殘疾人,這樣做有利于解決殘疾人就業。但前提是合法雇用并善待智障員工。 山東省殘聯相關人員也表示,智障者通過適當的訓練是完全可以使工作能力得到發展的,但現在他們的工作機會很少。2007年5月22日全國助殘日的主題,就是 “保障殘疾人權益,共建和諧社會”。長期以來,在殘疾人權益中最難保障落實的,就是他們的勞動權與就業權。據介紹,蘇州愛普生工廠,三年前曾接受了18名殘障人士作為正式員工。 網友熱議: 該不該雇用智障工 24日上午突擊檢查時,勞動監察執法人員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了讓相關煤球廠繼續雇用智障人員的決定。對于煤球廠和執法人員的做法,網友觀點不一。 贊成:比較人性化 南京網友:執法人員這樣處理比較人性,如果把流浪智障者強行關進收容所,不如讓他有個力所能及的工作活得自在有尊嚴,前提是不能拐騙不能強迫。 淄博網友“走筆驚夢”:非常支持濟南市歷城區勞動監察大隊的做法。 金華網友“平平淡淡”:很不錯,執法應該加強人性化,具體事件具體辦。不要跟風為了怕惹事而一刀切,不要只顧形式和政績而不顧民生。 網友“時空代號”:在這個社會福利不健全的時代,有些有良心的廠家吸納智障人士,是一種關愛的表現,不要看到有人雇用智障人士就批評,倘若智障人士沒人雇用,最終他們會流落哪里?只要不存在虐待,我覺得可以! 四平市網友“大山”:關鍵是要善待智障人,濟南的做法可以在全國推廣。 質疑:應將他們送救助機構 福建網友“秋雨”: 智障人員屬于殘疾人士,應當納入社會救濟,為什么要把他們推向高強度體力勞動的私人企業,我們應該踐行“以人為本”,真正關心弱勢群體。 網友:不認可這些黑心老板,我也有位智障的叔叔在2004年走失了,至今聯系不上,懷疑也是被人賣到什么地方做苦工了,叔叔名叫朱崇雙,山東省臨沭縣朱倉鄉崖下村人,如見過的請與18754435765聯系。 網友:真的是這樣的嗎?那為啥不花同等的錢去雇一個正常人呢?正常人的工作效率應該比智障者的工作效率高一些吧?難道雇主真是搞慈善? 龍巖網友“BlueSky”:現在智障工人能干活有價值所以可以繼續受聘,等到他們年紀大點了沒勞動能力了要怎么安置呢? 建議:要加強監管 黃山網友“木夕雨風”:似乎也合情合理,希望廠家言行一致! 網友“wangdidi_NEW”:我們很多人就這習慣,要么一棒子打死,要么置之不理,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網友“糊涂來”: 提個建議,一旦發現有企業聘用智障者,應由當地民政部門立表制單,殘聯監管,收取智障每月應得的工資和福利費用,再由殘聯發放到智障者手中或存入智障者個人賬戶,以便他們在急需時能用。智障者是人,也要吃飯生活,有合理的用工去處,加上有合理的管理監管,我想他們也會有幸福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