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樓市慘淡,青島新房全年成交總量只有34734套;2009年,樓市火爆,全年新房成交總量也僅為86354套;而今年前11個月,新房成交總量為86560套。記者調查了解到,雖然已經進入冬季,青島樓市卻一點也不冷,成交量趕超去年達到歷史最高位,其中,12月份截至12日,新房成交總量為4562套。不僅如此,炒樓花的現象又火了起來 ,幾家還未開盤的樓盤,房源已經所剩無幾,一個房號叫賣價甚至到了兩萬元。
????A 青島樓市高燒不退
????根據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上周(12月6日~12日),新房成交2897套,環比小幅上升4%,三周以來,新房成交量連續環比上漲。其中 ,12月6日成交量較低,僅為195套,但隨后連續5天成交量維持在450套左右,直至12月12日,成交量依然高達331套。而本月12月1日至 5日,成交量為1665套。總的來看,本月截至 12日,新房成交總量達到了4562套,日均近400套。
????從成交分布區域看,市南、李滄、城陽、黃島、膠州五個區域成交量環比上升,而市北、四方、嶗山、即墨、膠南、平度、萊西七個區域一周成交量環比下滑。其中 ,黃島、城陽熱點區域持續放量,兩區一周共成交了1246套,占全市總成交量的43%。黃島一周累計成交689套,周成交量環比上升15%,繼續位居一周成交排行榜第一位。城陽一周累計成交557套,周成交量環比上升36%,繼續位居一周成交排行榜第二位。李滄一周累計成交279套,成交量環比僅上升8.7%,位居成交排行榜第三位。市內四區新房成交量在前一周出現大幅反彈后,上周累計成交665套,成交量環比小幅下降4%。
????B 新房成交超過去年
????去年,青島樓市上演了瘋狂一幕,不僅成交量節節攀升,而且房價隨之暴漲。青島網上房地產數據統計顯示,2009年,青島新建商品住房共成交86354套,全年總成交面積達8528938平方米,這意味著2009年青島樓市新房總成交量在2008年的基礎上同比增加了近250%(2008年青島新房總成交量僅為34734套)。
????一年新房成交8萬多套,這幾乎是個不可超越的數字。但事實很殘酷。今年,青島樓市僅用了11個月就打破了去年的紀錄,截至12月12日,新房累計成交量已經超過了9萬套。離今年結束仍有半個多月的時間,新房總成交量幾乎可以達到前年的三倍。島城樓市專家龍江表示,如果供應量充足,成交量還會繼續增加,單月過萬套很正常,年總成交量可以超過10萬套。
????不單是成交量實現了突破 ,房價方面漲幅也非常明顯 。去年的時候,市北突破萬元大關后帶動了四方和李滄的上漲 ,不少購房者選擇置業于四方、李滄。如今,四方價格都到了1.5萬元/平方米,李滄萬元樓盤也比比皆是。目前,今年青島房價漲幅的權威數據還沒有出來 ,業內專家預測實際漲幅不會低于20%,個別熱點區域顯然高于這個數據。
????C 沒開盤房源已不多
????新海園優盤,12月18日開盤,現房起價6980元/平方米,現交納1000元定金開盤即可享受1萬元優惠;芭東小鎮第五期沿湖獨棟別墅已推出,一次性付款可享九七折優惠……年末,開發商不甘寂寞,小優惠層出不窮。很多樓盤在開盤前,房源已經被搶。四方北嶺附近某樓盤,推出的優惠幅度較大,購房符合條件可享受500元/平方米的優惠。嶗山某樓盤,二期房源還沒有推出,所剩房源已經不多。
????“青島樓市年底依然沒有消停,還是很熱鬧。開發商普遍宣傳房價上漲論,購房者也害怕,考慮到通貨膨脹下保值需求,購房者只能入市。”林憲周說。
????“市南的房價太高了,買不起,想在浮山后買一套。目前,浮山后的二手房大多在1.2萬元/平方米,新樓盤也不多。”在城陽工作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有家樓盤這個月要開盤,但在網上已經有人在賣了,都是比較好的房源,可以跟開發商簽合同,價格還便宜。”
????D 一個房號叫賣兩萬
????12月13日,記者查詢了一下,位于浮山后的這家樓盤,確實還沒有開盤,但網上開始叫賣房源了。15樓一套面積89平方米的房子,價格為85萬元。記者撥通了中介的電話,據介紹,價格還沒定下來,但是開盤價的九五折。可以跟開發商直接簽合同,但得付兩萬元的房源費。中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都是有關系的客戶提前搞到了房源,轉手賣給購房者,這種行為在業內被稱為炒樓花。
????“炒樓花,顧名思義,買家在樓盤未落成之際只交數量很少的定金,訂下一套或多套單元,之后轉手賣給別人,從中賺取差價。炒樓花屬于期房炒作,以小錢博大錢,在樓市上升期,人們趨之若鶩,是樓市泡沫的主要制造手段。”業內人士林憲周介紹。
????炒樓花是房價飛漲的一個重要原因,一直國家嚴厲打擊的違規行為。對于炒樓花等人為制造房源緊張行為,青島版樓市新政也有相關規定。在規定時間和場所未公開全部準售房源和價格,以及故意采取畸高價格銷售或通過簽訂虛假合同等方式人為制造房源緊張等捂盤惜售的,國土資源房管部門應會同工商、稅務等部門責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法嚴肅查處。(記者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