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專題> 綜合類> 青島市南 > 正文

市南田家村東山延續了6年的義務修路植樹故事

1
青島新聞網 2010-11-26 00:09:11 青島日報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田家村東山,從山腳走到山頂10分鐘的小路,67歲的田祥渠義務修了6年。

????11月25日早7點,月亮還掛在天空西北角不肯退去,清晨的陽光已經灑滿了山林,在翠綠的松樹中拾級而上,走到接近山頂的地方,記者見到了田祥渠老人,他穿著一件磨得發白的灰色襯衣,和膝蓋處打著補丁的藍色褲子,紅色的帽子下露出兩鬢白發,此刻他正揮一把鎬頭鑿著山石,細小的石塊四處飛濺。

????晨練的人越來越多,有

的則放慢了腳步和田祥渠寒暄兩句。他現在是附近的“名人”,2007年被選為“感動青島十佳人物”后,知道田祥渠的人多了起來。附近很多居民早晨都會來這兒鍛煉,聽一位晨練的盛大媽講“這兒過去沒有上山的路,以前山腳的槐樹下,每次下雨都會沖出深溝。 ”,人們只能沿著山溝往上爬,生活在田家村的田祥渠退休后也開始來這里登山鍛煉。2005年,一次爬山時,田祥渠偶然在山溝里發現一堆建筑垃圾,他把石磚撿出來鋪到水溝旁邊,后來石磚越鋪越長,漸漸成了一條結實的小路,田祥渠想,“干脆修到山頂吧。 ”

????這一修就是六年。

????看到有記者采訪,晨練的村民圍了過來,“真不容易,現在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我每天都見他在這修路,太累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田大爺呵呵一笑,說:“這沒啥,我就是個出大力的。 ”

????修這條兩公里的山路,田祥渠的確出了“大力”。為了不影響別人晨練,他每天凌晨1點從3里外的家出門,一干就是八九個小時。老人先在雜草叢中清理出一條小路,然后用鎬頭將大塊山石鑿平,遇到深溝就用碎石把溝填平。他從附近建筑工地收集來磚塊、水泥板、地磚等廢料,把它們搬到山底下,再肩扛背馱運到山上。看到他修路的人經常熱情地和他打招呼,這也成了他的動力,他覺得“這事值”。就這樣,修平一段路,就鋪一段路,一塊一塊、一步一步,一直鋪到了山頂。

????“08年奧運會,青島城市改造,很多人行道上的磚塊都被換了下來,我就去工地上把這些別人不要的廢料運了過來。”田祥渠說。最早他用肩膀扛,后來發現扛得速度比別人拆得速度慢很多,很多廢料沒來得及運過來就沒了,于是他自己做了根扁擔挑,再后來就用小車推。從工地把廢料運到山下要歇3次,小車上不了山路,田祥渠只能用扁擔挑,用肩膀扛,搬到山頂又得歇3次。有的大青磚一塊就三百多斤,老人就一下一下從山下掀到山頂。6年來,田祥渠運到山上的鋪路材料至少有六七百噸。2009年國慶前,石路修到了山頂,田祥渠說:“我把它當作一份禮物,送給祖國六十歲生日。 ”附近的居民后來把這條石路稱作了“田祥渠小路”。

????路修到頂了,老人開始完善石路。哪兒的石頭松了,他就去填填墊墊;兩塊磚的地方加寬到了四塊,再加到六塊。六年來,老人用壞了3把鎬頭、3把鐵锨、8個框子,手套更是用壞了100多副。四次休整后,“田祥渠小路”更像個“雜牌軍”了,水泥板里有石塊,石塊旁邊有紅磚,紅磚周圍又鋪上了水泥條,材料雖雜,但路越來越好走了。

????完善山路的同時,老人開始植樹。植樹要有樹苗,正好趕上山下有工地施工,原來種的銀杏要搬家,田祥渠和施工方談妥后,把銀杏樹移到了山上。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挪樹不是件容易事,山上多是碎石,適合樹生長的土很少,田祥渠又去山下挖來好土。沒有水,田祥渠就從附近的井里背,肩上3桶,兩只手各提2桶,70斤的水被老人一次次地背到了山上。挖好穴,挑來土,背來水,種上了樹。

????田祥渠對自己種的樹如數家珍,“大概有1500棵,其中500多棵銀杏,還有槐樹、松樹、柳樹。 ”

????老人邊說邊把鑿下來的碎石倒進桶里,其中一個塑料桶裂開了縫,另一個鐵桶已經露了底。記者提起來一試,裝滿碎石的桶大概50斤重。老人彎腰把桶掛在扁擔上,擔了起來開始晃晃悠悠地往山下走。說是扁擔,其實叫木棍更合適,一根手脖粗細的木棍,兩頭各被挖出條溝,剛好能掛住桶的提手。老人說,“扁擔被人拿走過一次,他就改用木棍了”。

????擔到山腰,老人停下腳步,把塑料桶提到幾棵樹前,他稱這里是“梯田”,每層梯田都用石頭壘起來,里面填上好土,“這樣樹的存活率就大多了,而且澆水也不會流出來。每塊小梯田種一棵樹,要挑6桶土。 ”把大塊的碎石壘起來后,碎小的被老人倒在了石路兩旁,填平了坑。

????山腰處有個國家電塔,電塔下面幾十棵松樹在寒風里輕輕搖擺。這里也是田祥渠的最新綠化“成果”。 “先把草一根根拔掉,再壘上石頭,挑來土填上,種上松樹。 ”老人給記者介紹。走在這塊樹林里,腳下軟綿綿的,那是被土覆蓋的雜草,老人說既解決了雜草的堆放問題,又能給樹當肥料。 “從10月17號開始挑土的,每3天挑土100擔。 ”老人手里握著那只“扁擔”說道。記者粗略算了算,每一擔100斤,這一個多月的時間田祥渠僅挑土就挑了50噸。

????樹苗不夠了,田祥渠就把柳樹枝插到地上,澆上水,等它們長大后再移到別處,有時他也插無花果。他指著電塔兩旁的松樹說:“這是去年植樹節,一群網友們上來種的。 ”自己的事跡帶動了了更多的人參與綠化,老人打心眼里高興。

????上午9點半,忙了9個小時后,田祥渠要下山了。晨練的人少了許多,但他還是碰到了熟人——鄰居老王。老王說,“現在人人想著賺錢,想著占便宜,老田這樣的人太少了,他心很細,很有責任心,知道哪塊石頭松了,他不吃飯也會去修好的。 ”

????“打算這樣修路、植樹到什么時候? ”記者問。

????“老天爺讓我活多久,就干多久。 ”老人答得很堅定。

????記者 陸 波/文圖

????他需要人們的理解和尊重

????當您讀完這篇文章時,田祥渠老人可能正掄著鎬頭鑿著山石,可能正挑著挖好的土擔往山腰的“梯田”,也可能干累了,正坐在鐵锨上擦擦汗水,望望山下的高樓。這位曾經當選“2007年感動青島人物”、“2008年奧運火炬手”的老人,曾在攝像機和鎂光燈下微笑,但那只是一瞬間,在山上彎著腰、掄著錘、挑著土,才是他生活的原生態。愿他帶給我們的感動不是在文字和電視畫面中的一瞬間,而是長久地留在心中,延續在我們的生活里!

????讓感動延續,晨練的人們請尊重老人的辛苦。11月23號,記者看到了被人砍掉的三十棵銀杏樹,老人摸著僅剩的樹樁,悲傷地說:“我像看孩子一樣,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砍樹的人們,當你掄起斧頭的剎那,請記住為了這棵樹,田祥渠老人把300斤的土、70斤的水背上了山!

????讓感動延續,園林部門的同志請給予老人多一點支持。一位看山人告訴記者:“田祥渠植樹行為破壞了我們綠化總公司的整體規劃”,果真如此的話,看在老人每天八九個小時的無償勞動的份上,綠化專業人士可否俯下身去,告訴和指導老人該如何科學地移植樹木?

????讓感動延續,有關部門是否注意到:因為健身場所不夠,市民們才會涌上山,因為山林的道路坎坷不平,田祥渠才肩挑背扛地鋪路,既然如此,投資修建更多的公益性健身場所,是否可以提上議程了?

手機看新聞 | 查看所有評論 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用戶注冊
相關鏈接

上一篇:政府500萬元雇“保姆” 幫50所學校搞衛生
下一篇:市南區實驗幼兒園分園正式開園(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吉隆县| 华容县| 来宾市| 栾城县| 临汾市| 射阳县| 县级市| 新平| 辛集市| 枣强县| 永和县| 临夏市| 正宁县| 鄂温| 镇原县| 南澳县| 西华县| 夏津县| 泗洪县| 黄浦区| 宾川县| 泸州市| 那坡县| 邹平县| 南投县| 泾阳县| 正阳县| 阿尔山市| 克拉玛依市| 镇宁| 开江县| 金寨县| 库尔勒市| 水富县| 垦利县| 页游| 都兰县| 荆州市| 呈贡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