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適齡女性趨向遲婚、遲生,抱著獨身主義者也逐年增多,內地女性近年卻對來港產子趨之若鶩,令到香港出生率在過去二十年緩落急起。香港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八年的香港出生率變化,由一九八一年八萬六千多名的初生嬰兒,在二○○三年時一度大減至四萬六千多名,二○○九年又急增逾五成至八萬二千多名。 過去三十年,香港女性族群出現三多:遲結婚、遲做媽媽及獨身主義,因而香港婦女的整體生育率也就一年比一年少。統計處數字顯示,本地三十五歲以下女性,在過去二十年生育率大減逾五成,出生率更一直徘徊谷底;但在內地產婦帶動下,香港的出生率呈“V型”反彈,由二○○三年的四萬六千多名初生嬰兒,上升至去年的八萬二千多名。 香港的出生率在過去二十年一直下跌。據統計處數據顯示,香港每年的嬰兒數目從一九八一年的八萬六千七百五十一名,跌至二○○三年的四萬六千九百六十五名,近年有止跌回升的情況,二○○四年有四萬九千七百九十六名嬰兒出生,二○○九年上升至八萬二千零九十五名,似乎“有收復失地”的機會。以出生率計算,即一年內出生率相對該年年中人口,由一九八一年的每千人有十六點八名,下降至二○○三年的七名,然后回升至去年的十一點七名。 雖然香港出生率有回升情況,但本地女性生育率未見反彈,反而嬰兒父母雙方為內地人持續增加,由二○○一年的六百二十名嬰兒,增加至去年的二萬九千七百六十六名。去年八萬二千名在香港出生嬰兒中,其中約三萬七千名嬰兒為內地婦女所生,相當于超過45%港產嬰兒由內地孕婦“制造”,當中近三萬名產婦的配偶并非香港永久居民。 在過去二十年,本地女性生育率大減五成四。據統計處數據顯示,在一九八一年,每千名三十五歲以下女性,即有三百四十八名嬰兒出生,及至去年僅有一百五十八名。其中十五至十九歲及二十至二十四歲女性,在過去二十年的生育率分別大減七成四及七成二;但獨三十五歲以上年齡組別逆線上升兩成二。三十至四十九歲的已婚女性生育率,由二○○一年每千名女性生產二十八名嬰兒,上升至二○○六年的三十一名。 本地生育率持續低迷,可能與多遲婚、遲生育及獨身的“三多女性”涌現有關。統計處表示,香港女性已婚比例明顯下跌,一九八一年二十五至二十九歲女性人口中,已婚占六成九,及至二○○六年跌至三成一;而且初婚年齡中位數也由二十四歲提升至二十九歲,遲婚會縮短女性的生育時期。此外,未婚女性的比率也明顯增加,四十至四十四歲女性占未婚女性人口的百分之三,二○○六年升至一成六。統計處也指,女性婚后生育時間也推遲,由婚后的十五個月生育,延至二十二個月。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指,香港遲婚及高齡產子問題若繼續惡化,生育率很快會再度下跌。他表示,香港明年的死亡率將高于生育率,每名婦女平均需生育至少兩名嬰兒,才能扭轉香港人口老化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