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胎靈網站給出的測試結果參考圖。資料圖片 “驗胎靈”到底有多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生殖與遺傳醫療中心教授徐陽認為,男胎和女胎在母體中所分泌的激素差別極其細微,加上母體自身激素的干擾,要想僅通過尿液中的激素水平不同來區分胎兒性別,“有點玄”。至少從目前的醫學知識和相關報道看,這種方法沒有充分的循證醫學的支持,不能說有充分的醫學證據。 記者注意到,網民對“驗胎靈 還有網民反映:“我看了好多評論才買的,11周的時候測試了,把圖片傳給他們客服而且他們還把圖片傳到廠家,說是男孩可能性比較大。19周的時候又測試了一次,客服說是女孩的可能性比較大,兩次結果不一樣,現在都不知道怎么辦了。” “驗胎靈”到底有多靈記者查閱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數據庫,沒有發現這個藥名和公司名,其網站上只有一個有關“驗胎靈”的不良反應報告。 哈佛醫學院教授、馬薩諸塞州州立醫院高危產科醫生杰弗里·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從沒聽說過任何在那么早的階段可以通過尿檢測出嬰兒性別的方法。如果有這種試劑,將是非常有用的。“如果有人問我是不是要買‘驗胎靈’,我會告訴他們‘別浪費錢了’”。 “驗胎靈”公司共同發起人瑞貝卡·格里芬說,我們在產品包裝上沒有對檢測的準確性作任何承諾,也建議消費者不要根據檢測結果作任何決定。事實上,更多顧客進行檢測只是為了有趣。“我們非常驚訝,竟然有顧客根據檢測結果準備男孩或女孩衣物。” 去年11月,另外一家銷售類似產品的美國公司因無力賠償退款而宣布倒閉。該公司宣稱準確率達到99%,而且沒有像“驗胎靈”公司一樣,宣稱這種測試“主要是為了有趣”。 山東大學醫學倫理學研究所副所長曹永福認為,無論真假,它的出現都違反了我國相關法律,我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婦幼保健法以及各省市制定的計生條例都規定“嚴禁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別”。另外,即使從純醫學倫理的角度,“驗胎靈”也是不能容忍的,人類繁衍應遵循自然法則,如果人為干預,勢必會改變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對下一代的性別選擇是“過了界的干預”,將會導致災難性后果。 據記者了解,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2009年我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9.45,個別省份甚至達到130,嚴重偏離了103——107的正常范圍。近5年來,我國共查結“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非醫學需要的人工終止妊娠”案例2萬多例。 “驗胎靈”驗出監管體系漏洞 記者發現,對于“驗胎靈”這個明顯違反中國法律的藥物,相關部門似乎都鞭長莫及,無計可施,“驗胎靈”自由游走在各個部門監管空地上。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新聞處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網上售藥必須經過國家藥監局同意,目前經過國家藥監局核準的網絡藥店共有27家,不在此列的都屬于非法藥店。對于發現的非法售藥網站,藥監局會在官方網站“曝光欄”里予以曝光,“我們沒有處罰權,相關案件只有由藥監局下設的稽查局移交給工商部門來處理”。藥監局新聞處的相關負責人建議記者采訪工信部。 工信部新聞處負責人認為,“驗胎靈”是不是違法,要由藥監局來認定,如果藥監局認為是違法,應該由藥監局牽頭進行行政協商,需要找工商部門還是工信部門由他們確定,“我們沒有認定違法的職責”。 中國商業法研究會秘書長李業順認為,無論是實體銷售還是網絡銷售,這種行為肯定已經違反了中國法律。由于公司的注冊地在美國,我國法律可能無法制裁,但海關是完全可以履行監管職責的,因為“驗胎靈”是從香港流入內地的,通過海關的監管,可以沒收、查封貨物,截斷違規違禁物品進入中國的通道。 此外,對于國內一些明知“驗胎靈”違法、卻仍然在國內銷售藥品方面起作用的直接責任人員,我國也可以進行處罰。 “從這件事來看,涉及藥監、工信、海關、公安、計生等主管部門,看起來誰都在管,其實誰都沒管住,這就是監管體系的尷尬”。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認為,現在網絡銷售違法、違規、虛假藥物現象隱蔽性強,查處難度大,執法成本高,要加強對其的治理,首先,應從立法層面加大對網絡銷售違法、違規、虛假藥物的處罰力度,通過重罰,形成震懾效應;其次加大技術層面的研發投入,對網絡銷售違法、違規、虛假藥物的行為,加大過濾、封堵力度;另外,網民也要積極投訴,現在網絡銷售違法、違規、虛假藥物的現象防不勝防,單靠行政執法部門的力量查不過來,應該發動網民進行監督,行政執法部門對網民投訴應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形成對網絡違法行為的立體監控打擊網。 據記者了解,國家藥監局、公安部和工信部最近聯合開展專項行動,用3個月時間在全國集中治理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信息、非法銷售藥品的現象。截至發稿時,記者再次點擊“驗胎靈中文網”,發現該網站已被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