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4日 奧帆中心海面能見度很低 新聞鏈接:青島遭遇霧霾天 高樓汽車尾氣污染成罪魁禍首 青島早報11月8日訊 昨天是立冬,島城早晨的天氣還不 上午輻射霧繞城 “昨天上午主要是輕霧,下午主要是霾和浮塵。”市氣象臺專家介紹,昨天上午,影響島城的主要是輻射霧。這種霧是由于地面溫度低形成的逆溫現象,水汽與凝結核下沉致地表形成霧。 輻射霧出現在晴朗無云的夜間或早晨,太陽升高后,隨著地面溫度上升,霧滴也就立即蒸發消散。因此早晨出現輻射霧,常預示著當天有個好天氣。“十霧九晴”就是指的這種輻射霧。 霧霾浮塵共同作用 “青島市區已經剛好1個月沒有下雨了,空氣相對濕度較小,也十分干燥,風一吹塵土就起來了。”對于昨天下午昏黃的天空,市氣象臺的專家解釋說主要是霾和浮塵。 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能使大氣混濁并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于10000米時,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呈黃色或橙灰色。一般相對濕度小于80%時的大氣混濁導致能見度惡化就是霾造成的,相對濕度大于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濕度介于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本地沙外地沙共造浮塵 大家感覺空氣中有土腥氣?那是浮塵惹的禍,而浮塵中的塵土既有“土著”,又有“外來戶”。 受冷空氣前鋒的影響,昨天島城的風力在5級左右。昨天吹起大風的不僅有青島,山東省氣象臺天氣預報顯示,受渤海氣旋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7日山東內陸湖面和半島地區北風5-6級陣風7級,其他內陸地區北風4-5級陣風6級。內陸地區的大風刮起了當地的塵土和沙粒,并利用風勢將它們運送到了青島,形成了浮塵中的“外來戶”,而青島本地的沙土也被大風揚起,“土著”浮塵和“外來”浮塵一起匯合,加重了島城天空的黃色。 據氣象臺專家預報,今天隨著風力的逐漸減小,島城的昏黃天氣也將結束,天空變得晴朗起來。(許芳 凌藝) 友情提醒 霧霾來搗亂 晨練悠著點 常言說:“秋冬霧,殺人刀。”其實,霾對人類的危害要大于霧天。它不僅會引發哮喘、肺癌、心腦血管病和其他疾病,還會影響人的情緒。而浮塵天氣更容易造成健康危害,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別是對小孩危害最大,所以今天人們要盡量減少外出,醫生建議:暫停晨練,開車關窗。 昨日下午,記者在青醫附院、海慈醫院采訪了解到,不少老年人因晨練被“大霧”放倒。“大霧中有很多塵埃和水滴,進入老年人的器官后會引起哮喘、支氣管炎等疾病,相當于過敏原的作用。”海慈醫院專家提醒,老人出門鍛煉最好等太陽出來霧氣散了的時候,即使出門也應該注意保暖,戴口罩防霧。此外,當出現灰霾天氣時,將導致近地層紫外線減弱,直接導致小兒佝僂病高發。對此,醫生提醒,霾天晨練可暫停,開車族應關閉車窗,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以及老人、小孩外出時,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最好戴上口罩。 專家提醒冬季寒冷容易引發多種疾病,市民可以適量喝茶和姜湯,多吃些芹菜、大蒜、洋蔥等。同時要注意添衣保暖。(陳珂 許芳) 究其原因 高樓汽車造“霾” “高樓林立,機動車明顯增多,這些原因疊加起來就讓陰霾天氣成為一種常態。”昨天,市氣象臺專家告訴記者,以前霾在青島很少出現,1年大概只有一兩次,但是近5年來出現明顯增多的趨勢,2009年霾天氣出現了26次,今年以來更是已經超過40次。 “說通俗點,大樓越來越高,間距越來越小,風都不能自由地吹了。”市氣象臺專家解釋,霾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形成有三方面因素。首先是水平方向靜風現象的增多。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大樓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數,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靜風現象增多,不利于大氣污染物向城區外圍擴展稀釋,并容易在城區內積累高濃度污染。 其次是垂直方向的逆溫現象。逆溫層好比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現了高空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污染物在正常氣候條件下,從氣溫高的低空向氣溫低的高空擴散,逐漸循環排放到大氣中。但是逆溫現象下,低空的氣溫反而更低,導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時排放出去。 “機動車數量的明顯增多也是導致霾增多的罪魁禍首之一。”市氣象臺專家表示,近些年來隨著工業的發展,機動車輛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懸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使得整個城市看起來灰蒙蒙一片。霾的形成與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關,城市中機動車尾氣以及其它煙塵排放源排出粒徑在微米級的細小顆粒物,停留在大氣中,當逆溫、靜風等不利于擴散的天氣出現時,就形成霾。(記者 許芳) 最近幾日,島城遭遇“霾”伏,一種浮塵、輕霧“混搭”的霧霾天氣 (主要是霾)影響島城,濃度最大時能見度低于2公里。隨著冷空氣的降臨,這種天氣將被逐步增大至5-6級的北風“趕跑”,空氣質量將變好。不過,未來一周,由于南風、北風變易頻繁,氣溫也將冷暖不定。 據了解,島城近兩年出現霾天的次數正在激增,尤其是今年以來已出現了41次霾天,創下了50年來的最高。據市氣象專家介紹,霾 天出現的原因除了氣候因素外,城市工礦企業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機動車尾氣增多、建筑施工揚塵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長都是導致霾出現的原因。霾對市民健康、交通安全具有一定影響,中等或重度霾天氣下,抵抗力弱的老人兒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易感人群應盡量少出門,或減少戶外活動,盡量避免晨練一類的活動,外出時戴口罩防護身體。 “7日下午開始影響島城的冷空氣將逐漸減弱霧霾天氣的影響。”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凌藝介紹,未來一周有三股冷空氣影響島城,呈現出氣溫忽高忽低的氣溫走向。市民要及時了解氣象信息,采取相應的保暖措施。(張華) ■相關鏈接 什么是霾 據市氣象專家介紹,霧與霾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也存在不同:霾是指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通常來講,霧和霾的區別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空氣中水分含量達到90%以上的叫霧,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間是霧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