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明察暗訪揭露社區醫院騙取醫保資金內幕:每個工傷住院患者一個月500元至600元的藥費竟“被增加”至3000元左右 醫院騙醫保 生財一條龍 醫生虛開處方→護士把“假處方&r 《“掛床”做假賬 套取143萬醫保金》接續報道<< 新聞回放: 白山市江源區灣溝北山社區醫院從2006年2月至2009年6月,共從江源區醫保局套取143萬元的國家醫保資金,并將其中的25萬元以效益工資的形式發放給醫院職工。直至今年1月,在他人的舉報和檢察院的介入下,這個“秘密”才被徹底揭穿。 醫生下長期醫囑,護士雖不必每天全部領取醫囑上的用藥,但卻要按照長期醫囑向微機中錄入處方,核算員加以配合,將統計的藥品收入比藥局(藥房)提供的藥品收入多出的金額,全部記入醫療收入科目里,這樣就把虛列的藥品收入入賬了。 昨日,記者經過深入細致的明察暗訪,終于解開了灣溝北山社區醫院集體造假的內幕“鏈條”。 醫生<< 每月平均虛開住院費約3萬元 “工傷患者在我們科住院治療,實際上患者沒花那么多費用,但是我們一直給他們下醫囑,讓各項費用一直發生!”張占東在灣溝北山社區醫院任外科主任,因此他對醫院的“變質”過程很是了解。案發后,他向檢察機關主動透露說,他所在的外科,每個工傷住院患者一個月的藥費在3000元左右,而實際每個患者的費用是很少的,一般也都在500元至600元左右。“多出的那些都是虛開的,因為工傷住院費用醫保全額報銷,這樣可以給醫院創造效益,我們也能從中得點效益工資。” “這當然不符合規定,醫院都有規章制度明確規定絕不允許空掛床虛報住院費用。這是院長任洪志告訴我的,他說這樣可以多掙錢,內科也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我就這樣做了。”張占東向檢察機關坦言,工傷患者空掛床的情況實際上從2004年醫院歸到地方時就有了,外科的工傷患者有10人左右,每月虛開工傷住院費用平均3萬元左右。而他們的效益工資是按照科室月收入的百分比提取的。 護士長<< 錄入微機處方藥數量比實際多 身為外科護士長的藺淑賢也是灣溝北山社區醫院的“老人”,她于1999年到灣溝北山社區工作,開始任外科護士,2008年6月才正式晉升為護士長。她向檢察機關提供的情況是:“醫生下的醫囑處方藥品數量多,而每天實際用藥的數量少。我們護士取藥應按實際用量取藥,有的時候是先借用藥,然后再下處方。還有就是醫生不需要每天都下處方,微機對第二天的處方按原處方自動生成,這樣每天都有微機錄入或生成的處方。” 核算員<< 把虛列藥品收入記入醫療收入 “我把藥品收入竄項記入到醫療收入里,這樣就把虛列的藥品收入入賬了。”從1997年開始,王輝便在灣溝北山社區醫院擔任核算員,主要業務是辦理入院,出院結賬。檢察機關調查她的時候,她表示雖然明知道這么做是違規的,但這都是醫院財務科科長李洪林安排她這么做的,所以她也沒有辦法。 據王輝證實,從2007年醫院實行微機管理后,護士將醫生開具的醫囑處方錄入電腦,她便將護士錄入的處方按照科室匯總成集體處方,護士長領取集體處方到藥局取藥,每個月的20日前,她用電腦進行匯總結賬。 “我每月電腦里自動生成的藥品收入金額與藥局對賬時不相符。藥局提供的藥品收入要小于我電腦里自動生成的藥品收入金額,而藥局提供的藥品收入是真實的。”王輝按照藥局提供的藥品收入入賬,多出的金額會被記入醫療收入科目里,這樣就把虛列的藥品收入入賬了。 財務科長<< 職工大會上公布“分贓”方案 “掛床的事全院都知道!”案發后,醫院財務科科長李洪林主動向檢察機關供述,領導班子都知道工傷患者掛床的情況,并且已經默許了。院長任洪志和支部書記李高志都要求只要把收入賬記好,轉賬收入這塊的賬別記亂了就行。而且效益工資的分配方案在全院職工大會上公布過。 據了解,灣溝北山社區醫院的前身叫灣溝煤礦醫院,原來歸灣溝煤礦管理,2004年歸地方后重新更的名。2006年以前,工傷患者住院是自己先墊付住院費用,然后到江源區醫保報銷,工傷人員因不愿意墊付此款進行上訪,經區醫保局研究由北山醫院先行為工傷患者住院的費用全額墊付,然后再到區醫保局全額報銷。這樣,醫療費用先由醫院墊付,次月醫院派專人向醫保局申報,申報材料經醫保審核后,通過銀行將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轉賬到灣溝北山社區醫院賬戶。(記者 程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