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鹽堿地,變身生態科技新城 建設生態科技新城區 啟動開發建設后,正值國際金融危機開始蔓延,高新區抓住由此帶來的原材料成本低、貸款利率低等有利時機,圍繞建設“全市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高新產業的集聚區、生態文明的示范區”的目標,連續實施了兩輪“飽和性投資”和“雙百日會戰”,全力推進了規劃建設、招商引資、體制機制創新三條工作主線。 三年中,高新區通過超前 園區內沿主干路網建設了國內領先、規模宏大的地下綜合管溝,建設總長度近50公里,內徑可達2.1米×2.6米和3.35米×2.6米,人員可以在寬敞的管溝內自由作業,實現了電力、通信、熱力、給水、中水和工業預留管道等市政基礎設施高標準“九通一平”,避免了市政道路反復開挖和重復投資,成為體現青島未來百年永續發展的亮點市政工程,彰顯第三代生態科技新城獨特魅力。 同時,將用地比例鎖定為生態綠化、生活配套、高新產業用地各占三分之一,積極構建以濕地原始地貌為核心的生態安全格局和豐富多彩的生態濕地修復。目前,葫蘆巷、羊毛溝水系景觀整治面積達450多萬平方米,生態水系景觀工程已通過中國建筑業協會“魯班獎”復查專家組復查,將成為國內一流樣板工程。 |
上一篇:說說青青島微博那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