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的《柏拉圖學院——太陽神阿波羅雕像》,再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典型涼庭樣式和雕像。
以“理想城市”建成的城市廣場中央,矗立著米開朗基羅《大衛》的復制雕塑,與周圍日本江戶城市模型相互映襯。
世界城市萬象淋漓盡顯
在“城市發展”廳,一邊是文藝復興巨匠的雕塑建筑模型———大衛雕塑、土耳其圣索非亞大教堂的模型都是游客駐足拍照留影的好地方。而另一邊則是姑蘇城中人們推杯換盞,熙來攘往的繁華街景,兩個時代相互交映,城市文明不斷向前推進。
巨大的齒輪,自彈自唱的“卓別林”又將人們領入“城市智慧”廳。透過“鉆石”投影,人們領略著紐約、倫敦等城市改造的軌跡和創意,這些也從側面反應出人們一邊創造更多機器,一邊又生活在被機器“扭曲”的城市里。這種近似于“黑色幽默”的表現方式,將留給參觀者更多的思考空間———我們的城市應向何種方向發展,城市發展的副作用將給人類帶來何種后果。
一轉身,游客又回到雕梁畫棟的老建筑里,人們穿廊過巷,盡賞京杭大運河兩岸的城市風貌。明清古戲臺上,一曲越劇梁祝還未唱罷,隔壁的石庫門老宅中,吳言儂語似乎已經“撲面而來”,盡顯獨特的海派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