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環境一樣美、教學設施一樣全、公用經費一樣多、教師素質一樣好、管理水平一樣高、學生個性一樣得到弘揚……這幾個“一樣”,是江蘇省在全面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范區提出的目標,也是我國新一輪教育改革的試點個案。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歷時2年的征集民意和起草制定后,公之于世。
????這份綱領性文件的誕生,順應民意,恰逢其時。在國家從“十一五”邁向“十二五”的關鍵節點,它為“十一五”期間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作出了總結,又為未來10年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這一國家戰略的指引下,新一輪教育改革正在試點中起步。
????改革創新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
????《教育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
????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更是一個全民向往的里程碑。對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教育規劃綱要》“表達了中國躋身世界最好教育行列的長遠思路”。
????《教育規劃綱要》預示著“十二五”將要創造的輝煌,也承載著“十一五”已經取得的成績。
????過去5年間,我國義務教育實現免費:2009年,全國小學凈入學率達到99.4%,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9%,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3.58%以下。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過去5年間,我國職業教育加快發展:2009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73.6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51.3%,已經超過普通高中招生規模。職業教育正在成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
????過去5年間,我國高等教育達到世界平均水平:2009年,全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2979萬,毛入學率為24.2%,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從業人數達到8200萬人,均處于發展中國家前列。
????一項項措施,帶給人民群眾的是真切的實惠;一個個成績,在教育事業發展歷程中標記下改革的足跡。
????“十一五”期間,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方針。
????2007年以來,我國建立起覆蓋400萬高校學生和1600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資助體系。為此,每年各級財政預算經費和學校安排助學經費達到500多億元。同時,我國建立起覆蓋40多萬所農村和邊遠地區學校的遠程教育網絡,使全國城鄉兒童、青少年和人民群眾享有了更加平等的教育機會、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
????在突出教育優先發展的國家戰略感召下,尊師重教的氛圍從未如此濃厚,教育公平的實現程度從未如此溫暖人心。
????攻堅克難引領教育改革循序漸進
????改革,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教育改革,涉及諸多因素,牽系千家萬戶,更需要先行先試、由點及面、逐步推廣。
????“《教育規劃綱要》涉及十年的時間,但是工作要一年一年有個先后順序來做。”教育部部長助理吳德剛說:“教育規劃綱要圍繞教育改革發展戰略目標,著眼于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加強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為重點,設計了要在近期啟動實施的10個重大項目和10個改革試點。”
????十個重大項目包括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推進農村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發展民族教育、發展特殊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
????十個改革試點則包括: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試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革試點、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試點、終身教育體制機制建設試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現代大學制度改革試點、深化辦學體制改革試點、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機制改革試點、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試點。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任何一項改革都需要其他配套政策,否則的話就很難推進。“希望通過這些試點,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整體推進教育改革積累經驗、創造條件。
????以《教育規劃綱要》的制定為契機,我國各地正在因地制宜,積極開展教育改革試點。
????針對學生減負難以落實的問題,上海市在基礎性作業的基礎上,倡導實行分層選擇性作業。同時,成立專門機構,擬訂全市基礎教育質量標準并實施監測工作。
????針對素質教育只喊不做的現象,天津市著力構建常態化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將綜合實踐課程實施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實施網上監控管理。
????針對體藝、勞技、科技等課程教師缺乏的難題,重慶市綦江縣采取骨干支教、巡回走教、教師兼教等方式,基本開齊開足了各類課程……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教育規劃綱要》公布后,各地要盡快完成本地區教育規劃綱要制定工作,拿出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
????“這些試點工作針對的都是當前各級各類教育改革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必將為推進全面改革提供經驗和保障。”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說。
????真抓實干將教改進行到底
????“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教育規劃綱要》針對教育投入不足、高校行政化趨向嚴重等問題,提出明確的改革措施,將新一輪教育改革引向“深水區”。
????《教育規劃綱要》自2008年8月啟動制定工作以來,經過了調查研究、起草論證、公開征求意見、審議完善四個階段,組織各地、有關部門、學校、社會團體等廣泛參與,兩次在網上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共收錄各類意見、建議數百萬條。文本前后進行了約40輪大的修改。
????但是,如何使2萬余字的文件落到實處,如何使教育事業與“十二五”的各項建設協調發展,仍然考驗著教育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氣。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著力加強和改善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提出實施方案,明確目標,制定措施,加大投入,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切實把《教育規劃綱要》貫徹好、落實好——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改革,需要大膽突圍——浙江省東陽市強化“減負”和規范辦學督查工作,每年采取明察暗訪的“減負行動”,并規定:累計達到三次書面警告的,校長辭職;當年全市違規記分累計12分及以上且積分最多的初中校長就地免職。
????改革,需要科學布局——湖北省武漢市通過科研與教育聯動,市、區、校互動,從教育理念、生活環境、課堂教學、學生活動入手,積極探索促進農民工隨遷子女融合教育的有效模式。
????改革,需要真抓實干——河北省構建起“政府和集體辦園為主、師資公辦教師為主、政府和集體投入為主”“三為主”的學前教育發展模式,學前三年受教育率達到65.78%,高出全國14.82%。
????改革的路徑已經明確,改革的方向更加清晰。在《教育規劃綱要》“問計于民”的示范引領下,我國各地都在通過公開征求民意的方式,描繪“十二五”期間教育事業發展的藍圖:
????到2015年,上海市政府將投入140億元,實施十大重點發展項目。
????到2015年,青海省的全省教育發展水平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到2015年,江蘇的教育發展規模、教育質量、教育投入、教育貢獻度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率先建成教育強省……
????各地民眾對教育改革的參與熱情一如既往,地方教育規劃綱要在制定過程中,也收到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公眾的參與是支持教育發展的巨大社會資本。”吳德剛說:“有全社會對教育工作的關心,教育就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