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山東 > 正文

臺灣老兵回山東故里 受托帶回57壇骨灰(組圖)

1
青島新聞網 2010-10-13 14:30:42 中國青年報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高秉涵近照。

    44公斤的老人和57壇骨灰

    在臺灣生活長達61年的菏澤人高秉涵清楚地知道,對那些大半生住在海島上的“外省人”來說,這條通往家鄉的路意味著什么。

    “沒有不想家的。”這幾乎是侯愛芝所能講出的最長的句子。這位80多歲的菏澤老人住在臺北,離家已有60多年了。從她臉上深深的皺紋和褐色的老年斑中,難以看出那段留在故鄉的青春。

    她偏癱了,半邊身體

不能動彈,語言能力也喪失了大半。她只能終日坐在一把木椅上。“想家。”老人有時會努力地擠出這兩個字,眼里滲出渾濁的淚水。

    另一位菏澤同鄉是一個83歲的老兵。他患上了老年癡呆癥,無法出遠門,但兩岸通航后,卻總是念叨著要回老家看看。兒子用輪椅推著他來到機場,當看見即將啟程的老鄉們時,他像個孩子一樣興奮地叫起來:“回家了,我要回家了。”兒子推著他在機場轉了幾圈,又把他抱上了返回臺北的汽車。老人一直幸福地望著窗外,他真的以為自己就要踏上歸途。

    高秉涵說,對于這些在臺灣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回家,就是天大的事。正因為如此,他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同鄉們完成回家的夢想。而許多菏澤同鄉,也安心地將自己人生最后的希望交到他的手上。

    他甚至成為一些同鄉戶籍卡上的緊急聯絡人。有好幾次,他被緊急叫到醫院,彌留的同鄉只有一個請求,讓他把自己的骨灰送回菏澤老家。“我說好,你放心。他們就吧嗒吧嗒地落淚,然后就走了。”高秉涵低聲回憶道。

    去世的老鄉越來越多,高秉涵背負的囑托也越來越重。自從1992年他帶著第一壇同鄉的骨灰回到山東,至今,已有57壇。

    對這個身高175厘米、體重卻只有44公斤的老人來說,這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這些骨灰壇由青白色大理石制成,每一個都重達10公斤。為了不出差錯,高秉涵一次最多只能往回帶4壇。每次臨近返鄉,他都要跑到花蓮、宜蘭等地的軍人公墓,將等待回鄉的骨灰壇接走。

    一年夏天,他從臺北趕去花蓮的軍人公墓辦理骨灰遷移手續。沒料想,臺風來得突然,傾盆大雨從天而降,下山的橋被洪水攔腰沖斷,他抱著冰冷的骨灰壇躲在空無一人的墓地。雨下得大了,“渾身就像泡在水里”。他發現附近為死去的“有錢軍人”修建的涼亭,便捧著骨灰壇在亭子里蹲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才被直升機救出。

    家人并不同意老人的行動,“沒有誰愿意家里擺著好幾壇外人的骨灰”。為此,他不得不將骨灰擺進地下室,而自己就睡在一旁,借此安慰子女,“有我陪著這些老哥,他們的鬼魂就算回來,也不會去找你們的”。

    把骨灰從臺北帶回山東是個極其艱難的過程。這些被密封起來的骨灰壇,常常被誤認有“藏毒的嫌疑”,高秉涵必須通過繁瑣復雜的安檢程序。并且,因為害怕骨灰壇摔碎,他從來不敢托運。即便帶上飛機,他也只能小心地抱著,生怕空乘人員和周圍的乘客發現。

    他曾經因為要照顧同行的另外一位老人,在海關遺失了一壇骨灰,也曾經因為沒拿穩,把骨灰壇摔碎。但是最終,他還是把這些骨灰送回了那些逝者們生前無法回到的故鄉。


相關閱讀
手機看新聞 | 查看所有評論 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用戶注冊

上一篇:兩警察2次進京上訪房屋質量問題 涉貪腐黑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布拖县| 利川市| 新乐市| 巫溪县| 长葛市| 双牌县| 寿阳县| 芒康县| 新昌县| 额敏县| 金沙县| 新和县| 文昌市| 台中市| 东阿县| 区。| 于都县| 余姚市| 桂东县| 五莲县| 鄢陵县| 武强县| 循化| 崇信县| 民勤县| 泸溪县| 鄢陵县| 义乌市| 印江| 长武县| 怀化市| 平陆县| 邵阳县| 新郑市| 璧山县| 缙云县| 汾阳市| 晋州市| 墨脱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