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劉女士稱:我最近一直在關注6月1日開始實施的乳品新國標的報道,專家“一夜退回25年前”的說法,讓我很心慌。新標準下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對自身健康有益的乳品? ????記者:生乳蛋白質指標從1986年國標中的2.95%最低值降低到2.8%,菌落總數從每毫升50萬個放寬到200萬個,體細胞標準依然千呼萬喚難出來……這是新國標的要求。當然,南方企業在蛋白質指標上的自我要求要高一些。專家特別提醒,因為菌落總數要求的變化,消費者必須更注意鑒別變質牛奶。 ????蛋白質含量3.0% ????南方企業自我要求相對較高 ????隨著上周衛生部新聞發布會的召開,4月底發布之后就備受爭議的乳品新國標再度成為焦點。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稱,生乳蛋白質指標雖然有所降低,但并未倒退,與食用的奶制品質量沒有直接關系。“生乳是指從健康奶畜乳房中擠出的無任何成分改變的常乳,而奶制品經過加工成奶粉后,水分揮發掉,蛋白質含量遠高于生乳。”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營養學系教授蔣卓勤同樣表示,人體每天所需的蛋白質有40%來源于谷類,其次是肉類,然后是豆類和蛋,從奶制品中獲得的量很少,因此0.15%的差距對營養補充影響不大。 ????但南方企業的自我要求似乎更高。記者了解到,荷斯坦奶牛所產的生乳蛋白質含量主要指標曲線在2.8~3.4g/100g,發達國家該指標要求在3克以上。乳業資深人士王丁棉稱,南方大部分牛場能做到蛋白質2.95%以上,廣州奶企近10年來一直在執行3.0%的要求。專家進一步建議,如果特別希望獲得高蛋白質含量的乳制品,可選擇低脂奶(粉)或脫脂奶(粉)。此外,采用“閃蒸”或其他工藝來去除水分、提高蛋白質含量的乳制品也可以選擇。 ????菌落總數20萬個單位以下 ????廣州奶企執行標準參照歐盟 ????相比蛋白質含量,或許消費者更應關注關系到乳品安全的菌落總數。事實上,美國、日本、法國每毫升的菌落標準為10萬,整個歐盟為20萬以下。王丁棉表示,廣州奶企也一直在執行與歐盟同樣的標準,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甚至強調,其不管新標如何,都堅持10萬以下的企業標準。 ????據王丁棉介紹,菌落數增加會產生酶,破壞成品奶的口感,或有點點苦味,生產商可能加入其他添加劑進行掩蓋。且可能導致儲藏、運輸途中產生毒素,即使通過超高溫殺菌也很難完全殺死,結果不得不提高殺菌溫度、延長殺菌時間,進一步破壞營養。“新國標下的成品奶保存時間是原國標下成品奶的1/3。” ????專家提醒,有鑒于此,消費者必須更注意鑒別變質牛奶。出現沉淀物的,喪失乳香、出現酸敗味的,不再甘甜出現酸味、苦味的,加熱后呈豆腐花狀凝固的,或者常溫奶出現漲包、酸包(奶變成豆腐花狀或水渣分離)的,都不可再飲用。 ????□延伸閱讀 ????每人每日飲用牛奶推薦量 ????年齡? 飲用杯數200毫升/杯? 得到人體所需蛋白質的百分比?? 得到人體所需鈣質的百分比? 得到人體所需核黃素的百分比 ????學齡前兒童? 2~3? 60~90? 60~90? 70~103 ????學生? 1~2? 20~40? 20~40? 30~60 ????青春期少年? 1~2? 15~30? 30~60? 25~50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2~3? 25~36? 40~60? 50~75 ????成年人? 2~3? 17~25? 50~75? 3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