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來,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為辛尼亞村共清排果園雷患48197平方米,排除子母彈50枚,其他金屬物400多枚。同時為村民看病30000余人次、送飲用水120余噸,為當地學校和村民傳授防雷患及疾病防衛知識2100余人次 ????驅車出貝魯特向南,左側是秀麗的高山,右側是澎湃的地中海,青翠的植被散發著雨后特有的清新氣息。在公路和海灘之間是一片密密麻麻的香蕉林,寬大肥厚的葉子層層疊疊,反射出溫 ????汽車離開大路,轉到了一條鄉間小路上。鄉間小路兩側的農田混種著香蕉與橙子等農作物,當地居民的紅頂小別墅散落在田間地頭。但與這美麗風景極不相稱的是路邊隔不遠就有的一個個紅色警示牌,上面寫著“小心地雷”。穿過雷區,很快就到了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工兵營的營地。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幟在營區內迎風飄揚。 ????記者奇怪地發現,營區靜悄悄的,除了在門口的警衛和迎接我們的幾位軍官,偌大的營區內竟然沒有再看到其他人。迎接我們的唐尚平營長解釋說:“根據聯合國駐黎巴嫩部隊的要求,我們的戰士每天早上5點起床,早餐完畢后就要立即趕赴雷場展開排雷工作。所以營區上午一般都沒有人。” ????走進由簡易板房改建的營部會議室,一股濃濃的中國氣息撲面而來。中秋剛過,戰士們精心布置的紅燈籠還在,桌子上也擺放著月餅等應季食品。中國駐黎維和部隊由一個工兵營的275名官兵組成,主要承擔在黎南部的戰斗排雷工作。黎以之間沖突次數多,時間久,沖突各方在黎南地區大量布設地雷。有些是有計劃的布設,而有些則是因戰術需要而臨時布設的,沒有雷區圖,甚至當初布設地雷的人自己都記不住確切位置。黎南地區由于氣候潮濕,植被覆蓋好,大批地雷被植物所掩蓋,更增加了排雷的難度。2006年黎以沖突結束以來,黎南部地區已有269人觸雷,其中28人死亡、231人致殘。 ????排雷無疑屬于高危險工作,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傷亡。同在聯合國駐黎巴嫩部隊中的法國和意大利工兵營都曾發生過事故。但中國工兵營卻一直保持著令同行嘆服的“零傷亡”紀錄。 ????地處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天氣炎熱,空氣濕度大,夏天即使是坐在樹蔭下,也會汗流浹背。中國工兵營的戰士們在執勤時還要身著重達5千克的防爆服,揮汗如雨。每次完成一個工作時段,防爆服都能倒出水來。 ????距離中國工兵營營地北面的辛尼亞村是中國維和部隊與當地黎巴嫩民眾的“軍民共建點”。2006年第一批中國維和部隊到達黎南部地區時,那里滿目瘡痍,中國工兵營將被航空炸彈炸毀的通往辛尼亞村的公路第一時間搶修完畢。 ????2006年至今,先后7批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為辛尼亞村共清排果園雷患48197平方米,排除子母彈50枚,其他金屬物400多枚。同時為村民看病30000余人次、送飲用水120余噸,為當地學校和村民傳授防雷患及疾病防衛知識2100余人次。辛尼亞村村長海達爾·阿賈米激動地說:“感謝中國工兵營長期以來對我們的支持與幫助,愿我們的友誼長存”。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在黎的工作得到了聯合國駐黎巴嫩部隊和黎巴嫩政府的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