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感冒、哮喘發作、急性肺炎……記者昨日從青醫、市立、兒童醫院等醫院了解到,近三周來,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比平日猛增兩倍。專家分析,進入秋季后空氣開始變得干燥、晝夜溫差大,不少市民在“秋燥”的作用下引發疾病或是舊病復發。
????“秋燥”惹來一堆病
????“醫生,我前幾天嘴角上火,最近幾天又連續發起低燒,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昨天,市民李小姐來到青醫附院中醫科就診。醫生告訴她,這是典型的“秋燥”癥狀,建議她除藥物治療外,還要多吃梨等水果及蔬菜,潤肺、生津。專家介紹說,“燥”是秋季的主氣,初秋時節,夏季的高溫尚未退卻,再加上天晴少雨、氣候干燥,因此這個時候感染的“燥氣”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由于干燥導致的鼻腔出血。而當“秋燥”未能及時得到預防和控制,便會發展為疾病狀態,其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小患者門診扎堆
????“近三周來,門診量比以往增多了兩倍。”市立醫院呼吸科主任劉學東告訴記者,最近該科接診了不少感冒、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患者。她提醒市民,季節交替時,更應合理飲食,注意休息,夜間注意保暖,特別是一些原本就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心腦血管等疾病的老年人,更應注意溫差變化,增強自身抵抗力防止病情復發。
????記者隨后了解到,市兒童醫院急診科的接診量近來也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原來一天的接診量在330-350人之間,現在每天還要多30-50人。”急診科主任徐靜介紹說,小患者中既有兩三歲的居家寶寶,也有上幼兒園和上學的孩子,癥狀多為反復發燒、咳嗽,還有的小患者高燒不退。“患兒增多主要與天氣變化大有關。”徐靜建議家長,盡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注意個人衛生,適量運動以增強抵抗力。 (記者 于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