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中等收入群體疲于應付生活 透支半生財富(圖)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0-09-09 17:32:46 字號:TT

    被透支的青春

    一年中“2個月住在飛機上,6個月住在賓館里”。緊鑼密鼓的“空中飛人”節奏,無休止的加班,讓人疲憊不堪。

    ●律師 王艷

    王艷又要出差了。周末答應女兒一起爬香山的計劃又泡了湯。

    作為北京某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王艷承擔著跨境訴訟等涉外商業糾紛業務,她戲稱:“一年中有2個月住在飛機上,6個月住在賓館里,在家里的時間不超過4個月。”

    王艷大學畢業后赴美國留學,獲法學博士學位,曾在華盛頓一家專門從事訴訟業務的事務所工作。2007年,同樣留學美國的丈夫決定回國創業,于是舉家返京。隨后,王艷加盟這家律師事務所,從一名“美國律師”變為一名“中國律師”。

    良好的教育背景、體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王艷儼然是標準的“中產”。可是,面對記者的提問,她忍不住笑了:

    “我是中產?中產至少應該有一定的資產吧,可我現在連房子都沒有,談什么中產?”

    王艷全家住在中關村,是一套租來的公寓:“只能算個居所,不是個家。”

    她承認收入不低,卻也暫時無力買房:丈夫學生物學出身,想在國內建一家制藥企業,每日奔波于政府部門、投資公司和關系單位之間,“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由于生在美國,算是“外國人”,上學需要一筆巨大的贊助費;為照顧家庭,又把父母接來。靠自己一個人的收入負擔這么一大家子,難啊!

    王艷說:“家庭的壓力還能扛,工作上的壓力扛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

    由于承擔涉外訴訟,僅近幾個月,她就連續去過紐約、悉尼、倫敦、法蘭克福、迪拜等10多個國外城市,在不同國家的法庭上慷慨陳詞,為客戶爭取權益。而在國內,早上飛上海,晚上回北京,更是家常便飯。

    除了緊鑼密鼓的“空中飛人”節奏,事務所內的人際關系、業績、競爭……更成為無法釋懷的“苦經”。

    律師的工作相對獨立,每個人都是獨當一面,彼此之間沒有太多交流。“每天傍晚,當我走出辦公室,隨著擁擠的人群穿過長安街、擠進國貿地鐵站時,總是感到無比孤單。國貿周圍燈紅酒綠,可都與我無關。”

    王艷在美國生活過10年,又頻頻在國內外大城市出差,每日都是埋頭于枯燥的法律文案中,對于除此之外的世界,自認知之甚少。一次在北京聚會,同學好友議論著PRADA、GUCCI等頂級品牌。她疑惑地問:GUCCI是什么?是一個眼鏡品牌嗎?因為她只見過GUCCI的眼鏡。好友大笑。王艷告訴記者,這是真事。

    談起國內和國外的生活區別,王艷認為,中國是人情社會,國外的制度觀念更強。比如,國內普遍加班,而在美國通常到點就走;國內律師的應酬特別多,訴訟雙方都愿意請你吃飯,有些訴訟明明和自己無關,客戶也要跟你交朋友,“這耗費了我太多精力。”

    王艷說:“在美國,人人都怕失業,因為只要有了工作,就會有牢靠的保障;而在中國,沒工作肯定不行,有了工作,可又害怕工作。因為只要走進辦公室,就意味著激烈的競爭、無休止的加班,一旦沒了‘業績’,就根本沒有前途。”

    連年的辛苦讓王艷疲憊不堪。一次參加聚會,一位年長的大姐說自己的兒子即將出國留學,并突然反問:你孩子在哪里上大學?這讓王艷哭笑不得,也讓她體味到了什么是透支的青春。

    王艷說,美國肯定不回了。現在最期望的是丈夫的項目能成功,早出效益。可她也知道,培育一家企業困難重重,即便真能成功,制藥企業的盈利周期也很長。眼下的“苦日子”,還不知道要熬多久。

    提前遭遇“中年危機”

    自己創辦的小企業還是“社會關懷”盲區,維持下去,已經不易;想上水平,談何容易!一次投資不準,就賠上了幾年的利潤。

    ●私營業主 沈放

    “這就是我奮斗7年的收獲之一。”近日,在北京馬駒橋附近一家倉庫,某文化信息傳播公司總經理沈放盯著一堆堆嶄新的書籍,自嘲般地對記者說。

    畢業于中文系的沈放有個夢想:自己辦一家文化創意公司。7年前,他離開工作5年的政府公務員崗位,走上了艱苦的創業路。

    7年來,沈放聯絡了一大批青年作家,策劃文學選題,聯系出版社……作為作者和出版社的中介,沈放掙的是辛苦錢,不少利潤都以圖書的形式兌付。他在馬駒橋租了個倉庫,把賣不出去的圖書存在這里。幾年下來,已經堆積如山。

    沈放說,做企業,難!難在不確定因素太多。創業之初,他在亞運村附近買了套公寓,改造成辦公場所。這兩年,業務量增加,又在附近租了一間寫字樓,今年起,原本16萬元的年租金,猛漲到26萬元。不僅如此,用工成本也大增,公司30多位員工,每月僅工資支出就有20多萬元。

    社會風險大,經營風險更大。2008年,沈放試圖涉足動漫領域,實行多元化發展。他籌資上百萬元引進美國某系列動漫片,準備推廣到電視臺。由于是陌生的產品,難以找到突破口,項目毫無進展,投資打了水漂兒,“幾年的利潤賠了大半”。

    經過7年打拼,36歲的沈放自稱提前遭遇“中年危機”:企業初具規模,維持下去,已經不易,想上水平、求突破,談何容易!這些年,妻子和自己并肩奮斗。如今,妻子身懷六甲,身邊沒了幫手,沈放覺得擔子更重。

    文化創意公司的淘汰率很高。經營的好壞,不僅取決于自己的努力,更要有把握復雜關系的能力。7年來,沈放眼看著多家和自己同時起步的公司關閉、轉行,甚至一些規模很大的公司也常因投資失誤陷入困境。“有2008年那次的教訓,每做一個新項目,總是戰戰兢兢。”

    如今,沈放住在京城北郊一套簡單的兩居室里,每天擠地鐵到公司上班。他說,作為一家小企業的老板,每一分生活成本都要自己承擔:動輒數百萬元的房子,上萬元的醫療費用,就連上幼兒園也要交上幾萬元……賺來的辛苦錢在這些巨額花費面前簡直是不堪一擊。

    談及未來,沈放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他覺得,像他這樣“撐不死、餓不著”的小業主,還是“社會關懷”的盲區。希望國家能對小企業投入更多關注,比如,在資金上扶一把,在稅收政策上優惠一些,因為這類企業也擔負了很大的社會責任,“單我就招聘了30多名員工,這也算對就業有所貢獻吧?”

    沈放告訴記者,七八年下來,原先政府機關的同事多已晉升為副處級以上,房子也調了幾次,“他們有著牢靠的福利待遇,甚至單位還給職工的孩子開辦了幼兒園。對生活的擔心,他們肯定比我少。”(本文中的采訪對象均用化名)

    市場漫步:不該褪色的光環

    看起來很光鮮的“中產”,表面的高薪與實際生活負擔并不成比例,現實的高額支出以及對未來預期的種種不確定性,讓他們的幸福指數打了折扣

    近來,“中產”成為描述中國經濟生活的熱詞。亞洲銀行近日發布報告稱,就絕對數量而言,中國的中產階層為8.17億人,超過人口總數的60%。這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根據亞行報告,中產階層是指日均消費2美元—20美元的人群。然而,且不說日均消費2美元的標準太低;就是日均消費20美元,這樣的“中產”,也未必有足夠底氣。

    按一般共識,“中產”應該有車有房。由于高房價面前貸款難以避免,一旦買房,多數“中產”都變得很脆弱。北京工業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7月聯合發布的報告抬高了“中產”門檻,將北京中產家庭平均月收入定為10007.96元。即便如此,“中產”生活也不輕松。假設一戶“中產”家庭買房后每年還房貸5萬元,汽車消費支出2萬元,水電、通訊等消費1萬元,其他生活費2萬元,如此下來,手里的閑錢也不過兩三萬元。一旦子女教育、醫療、就業、失業保障等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中產”生活都會瞬間破滅。

    實際上,外表光鮮的“中產”,表面的高薪與實際的生活負擔并不成比例,不斷上漲的房價及各種生活費用、超負荷的工作強度,以及對現實和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讓他們的幸福快樂打了折扣。

    作為中產階層的主要來源,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白領還是一個令年輕人向往的職業,意味著出入于都市的高檔寫字樓、格子工作間,是份體面、眾人稱羨的工作。而現在,白領的自豪感已經消失,曾經的光環悄然褪色,中青年白領普遍背上沉重的包袱,身心疲累。

    從發達國家看,“中產”是社會穩定的中堅。中間階層的壯大,也是我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過重負擔之下,越來越多的國內“中產”非但沒有成為社會的中堅層,反而成為社會的夾心層。有研究發現,由于遭遇很大壓力,這些年,已有大約5%的“中產”掉進了社會收入的“底層”,建設“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社會,任務更加艱巨。這種“反向流動”值得高度關注。

    尷尬的社會現實,折射出目前收入分配結構的不合理和社會保護網的缺陷。中低收入人群主要靠勞動獲得財富,而現實中,由于資本所得擠占了勞動所得,不僅意味著低收入人群難以向“中產”流動,“中產”人群要維護其生活水準也很難。一套住房消滅一個“中產”,就是這種困境的典型體現。

    培育壯大中產階層是向“橄欖型”社會轉型的關鍵。這需要我們在完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和工資穩定增長機制的同時,加大住房、教育、就業、戶籍和養老保險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搭建牢靠的社保網,減輕“中產”壓力,增強生活底氣。同時,創造更多條件,掃清制度障礙,為低收入人群搭建向上流動的“梯子”,讓中間階層的發育、壯大有穩固的來源和保障。北岸

    延伸閱讀:什么是中產

    所謂中產,通常是指中間階層,英文為middle class。這個群體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

    中產并不單純是財富概念,還包括心態、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內容。當今世界,對中產劃分并無統一標準。韓國人均年收入超過1萬美元的都可算是中產。美國將年收入3萬到20萬美元的人群定義為中產,這一階層占美國人口總數的80%左右,其中包括不少“藍領”。

    近日,北京工業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認為,我國中產主要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的中層領導干部,中小私營企業主,企業部門經理人員,教師、醫生等專業技術人員以及部分個體工商戶。

    根據這份報告,目前北京中產家庭平均月收入為10007.96元,所占比例已超過40%,約540萬人,高于23%左右的全國平均水平。在這其中,約有30%處于中上層,有70%處于中下層,面臨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马关县| 新宁县| 莎车县| 汕尾市| 汝州市| 长顺县| 离岛区| 大同市| 基隆市| 柳州市| 满洲里市| 锦屏县| 定远县| 东丽区| 紫阳县| 富川| 汪清县| 济阳县| 洪江市| 南投县| 建平县| 扎囊县| 新安县| 鲜城| 永修县| 抚松县| 自治县| 桂阳县| 巴青县| 呈贡县| 嘉义市| 清涧县| 大同县| 田林县| 法库县| 济南市| 徐汇区| 娱乐| 忻州市|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