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位高官8月30日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政府負責人對參事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有聽取逆耳之言的雅量,能包容不同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9月1日新華網)。 ????實話實說,輿論對這一說法的空前關注與其說是一種確認,倒不如說是一種期待,因為官員口中說出的話,范圍極其有限,僅僅是政府負責人對于參事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而不是對于所有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而且還落腳于依賴政府負責人的道德自覺。但我們 ????參事從某種意義上意味著“政府智囊”,他們對于政府負責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很多都是不公開發表的“內參”,屬于內部流傳的言論,即便有尖銳甚至逆耳之處,也不會對政府負責人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更不可能損害到當事人的公眾形象??扇绻@樣“溫和”的言論尚且需要有足夠的雅量才能聽得進去,才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那么,其他見諸公共媒體的批評聲音,會不會有更為尷尬的處境? ????應當承認,在我們的領導中,有很多能夠聽得進逆耳之言的“有雅量”者,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還有為數不少哪怕是正確和善意的批評都聽不進去的領導,和這樣的官員不談制度約束而訴諸雅量,是不是有些與虎謀皮的意味?(志靈) |
上一篇:局長妻子能否“溫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