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遙控指揮 “教室-機場-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 8月20日下午,襄樊劉集機場。 這個1989年正式通航的民用機場,距離市中心18公里。平日,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個航班起落外,鮮有外人來訪。 幾架美國產的賽斯納單發C172型教練機馬達轟鳴,正不斷循環起飛降落。 這里是湖北蔚藍國際航校的主運行基地,幾名年輕學員正在進行場內起落航線科目訓練。 跑道一側的指揮塔內,兩位從空軍某部退休的特級飛行員肖利貴和胡仕水正用無線電,與空中盤旋的教練機聯系。兩位經驗豐富的調度員告訴記者:“幾架飛機間隔數分鐘,在跑道上循環起飛降落,最遠飛機正在數十公里外的空中,這些孩子飛得都很不錯……” 飛行學員們告訴記者,平坦的機場上空,驕陽似火,但對他們而言,晴朗的天空,是學飛行難得的好天氣,空中的每一分鐘都是那么的珍貴,因此盡管該款教練機沒有空調,但同學們總是聚精會神完成每一個飛行動作。 23歲的成都姑娘陳紅敏畢業于成都理工大學,她是航校中為數不多的女學員之一,自去年12月進入劉集主訓基地后,她僅春節回家探親過一次,其余的時間都在基地度過,每天早上6點30分起床后,一直到結束晚上的自習,她每天幾乎都在“教室-機場-宿舍”三點一線的路上。 陳紅敏告訴記者,除了繁雜的筆試科目知識要學習外,學好英語也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記者采訪時,陳紅敏非常焦急地向教官打聽著夜晚的天氣,因為她剛剛得知夜晚可能有雷暴天氣,這意味著當晚的夜航訓練可能泡湯,“太渴望飛行了,有時候在夢里,都感覺自己是在空中……” 在遠離繁華的航校內,學習和飛行,是學員們心中唯一的主題,18公里外的古城襄樊對他們而言是一個遙遠的地方,盡管在空中他們曾無數次俯瞰過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