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經濟日報:轉發展方式看青島 轉型發展路徑新

來源:經濟日報2010-08-18 17:29:59字號:TT

????轉變發展方式百城調研行之青島篇(上) 轉型發展路徑新

????黃海之濱,膠州灣畔。

????經過改革開放的大潮沖刷,青島這個以制造業蜚聲海外的“品牌之都”正在新一輪機遇中重新出發。如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山東省委、省政府“建設以青島為龍頭的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的戰略機遇在此疊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命題格外緊迫。

????盛夏季節記者在青島調研,觸摸著這個城市轉型升級的脈絡,感受著這個城市的動力和活力。

????“青島作為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們有著重要的責任,必須率先轉,而且要加快轉,走在全國前列。”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夏耕在接受采訪時堅定地對記者說。

????努力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

????青島經濟社會發展近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2000年到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從1151.2億元增加到489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從80億元增加到376.99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8016元增加到2236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3637元增加到9249元,外貿進出口額從135.32億美元增加到448.51億美元,港口吞吐量從8660噸增加到3.17億噸。

????面對已有成績,青島市委、市政府領導是清醒的。近年來,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他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這些年的發展,當然得益于經濟結構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但量的擴張還占相當的比重,城市之間的競爭也更多是量的比拼:招商引資搞突擊,工業項目鋪攤子,城市擴容攤大餅。這不僅使經濟效益提高緩慢,第三產業比重萎縮,社會服務短腿,而且土地、能源、資源、生態的支撐承載作用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

????“轉方式,首先要轉觀念;調結構,關鍵要調思路。要轉變傳統的發展觀念和發展模式,用全球視野、戰略眼光重新規劃城市的未來,不再延續過去量的擴張,更重視質的提升,使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發展代價越來越小。”夏耕說。借用核物理的概念來說,以前的發展主要是靠擴張,擴產、擴量、擴容,是量的擴張,就如同核裂變一樣,裂變固然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但耗費了大量的原料,還產生強烈的輻射;而聚變使用的原料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僅釋放出更大的能量,并且輻射要小得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個從“裂變”到“聚變”的過程。就是要把各種生產要素在空間上重新組合,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就是要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贏得率先發展的時間優勢。

????產業布局的“加”與“減”

????青島的制造業可謂群星燦爛。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等一批“青島制造”品牌讓人們耳熟能詳,在制造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的同時,一些高端產業正在青島快速崛起。

????青島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朱祥慶告訴我們,“青島已形成家電電子、石化化工、汽車機車、船舶海洋工程、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鋼鐵等7大主導產業,在抓好這些產業升級的同時,我們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信息產業5個新興產業,確立了青島市‘7+5’產業發展格局。”

????乘輪渡赴黃島區,記者看到膠州灣西岸,北海船舶重工、海西灣造修船基地等一字排開,這里塔吊林立,一片繁忙。依托海西灣造修船基地,青島市先后引進中船重工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等船舶和海洋工程領域企業,以及三菱重工、瓦錫蘭等大公司,投資億元以上的船舶重點項目超過10個,總投資達到200億元,形成造船、船用曲軸、船用柴油機、造修船、海洋工程、船舶電力推進系統等高層次產業鏈條,使青島在全球船舶產業的新一輪轉移升級中占據了制高點。

????提升工業存量,優化工業增量,提高技術含量,成為青島優化產業布局的實踐。

????中國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國高速動車組的研發制造水平及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地位。我國首列時速200公里—250公里CRH2動車組、首列時速300公里—350公里動車組、世界首創的長大編組臥車動車組均在這里誕生。在總裝分廠,工人們正在給動車組司機室網絡布線,相當于給動車安上了“大腦”。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成龍告訴記者,“明年的訂單已經飽和。我們研制的時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動車組8編組車近期將批量交付,16編組的時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列車將于10月下線。”去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1.41億元,比上年增長38.77%,成為軌道交通行業銷售收入首家突破百億元大關的企業。目前,他們正在從制造向服務延伸,維修服務在整個經營板塊中不斷上升,去年已達到10億元。

????造船、機車這些產業,產業拉動力大,資本、技術、人才密集。正是看中這些高端產業的輻射力,青島市巧做“加減法”。“減”,減的是落后產業、落后產能;“加”,加的是高端產業、高新技術。一加一減,見證的是青島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乘勢謀求產業結構的調整。

????青島曾以紡織工業基礎雄厚而著稱,現在,“紡”在青島幾乎絕跡,而留下少量的“織”已向高端發展;化工、印染、水泥、燒堿、紙漿等能耗大的產業,已經淘汰得所剩無幾了。青島市環保局副局長鞠榮輝說,這些年,青島緊盯新興制造業的16個方向,目前在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已獲得突破。截至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凈減排4.18萬噸,累計削減26.86%,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的102.5%;化學需氧量凈減排0.94萬噸,累計削減16.32%,完成減排任務的90.6%。

????發展空間的“塊”與“環”

????作為一個有百年歷史的城市,青島城區內集聚了不少工業企業。隨著多年發展,環境承載力和發展的空間都越來越小。青島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品生產基地,過去的工業優勢在轉型中帶來挑戰,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在青島,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正在加速推進,騰出空間發展現代服務業。青島市商務局副局長鄧力說:“老城區110多家企業將搬到北部新區,搬遷的過程本身就在升級。從2008年起,服務業的招商引資開始超過工業,這些年,青島服務業占GDP的比例每年都提高1個百分點。”

????請看這樣一個變化:到2009年底,青島市三次產業比例為4.7:49.9:45.4,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5.4%,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4.8%,經濟發展呈現出服務業和制造業“雙輪驅動”的新局面。

????在現有城市空間已日益制約城市潛能發揮時,實施內涵式發展成為當務之急。2007年,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城市發展新戰略,在膠州灣東、西部發展已基本飽和的情況下,向膠州灣北部邁進,建設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青島這個與膠州灣相伴而生的城市,打造成真正的“環灣城市”,推動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

????在青島規劃的藍圖中,昔日的鹽堿灘上將崛起第三代生態科技新城,高新區將成為高端產業發展核心區、“親水”生活休閑區、生態和人文景觀區。他們將用地比例鎖定為3個“三分之一”,即生態綠化用地三分之一,生活配套用地三分之一,高新技術產業用地三分之一。

????4月28日,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全線貫通。隧道北連青島老市區團島,南接黃島區的薛家島,預計明年上半年全線通車。屆時,只需10分鐘便可往返膠州灣兩岸。同時,膠州灣跨海大橋也將在明年通車。青島市發改委綜合處處長王震興奮地說:“現在,環膠州灣的重要節點都在加快建設,高新區一年50億元到60億元的強投入,董家口開發建設加快推進,青島港40萬噸礦石碼頭建設加快,未來,這里將是鐵礦石樞紐中轉站。同時,環灣鐵路、海底隧道、海灣大橋等推進也非常順利,青島的發展從‘塊’轉向‘環’狀。”

????從點到環,青島重新構建了“一主三輔多組團”擁抱膠州灣發展的大城市框架。以膠州灣為依托,以主城區和黃島區、嶗山區、膠州灣北岸3個輔城為支撐,把環膠州灣地區打造成城市的核心圈層,輻射帶動周邊內圈層和外圈層的發展。一個更有區域帶動力、腹地更寬廣的大青島已呼之欲出。

????科技創新的“點”與“面”

????經過多年的努力,青島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悄然轉變。

????“現在青島的制造業在發生‘聚變’,企業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后,拉動產業鏈提升,他們可以把核心技術、核心器件推向全行業。”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工委書記、青島開發區工委(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代區長張大勇說。發展不再是簡單的拷貝擴大,而是要素升級后再次聚集到產業基地實現高速生長。

????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賽輪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異軍突起。這家成立于2004年的高科技企業,創造了產業鏈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他們以輪胎生產為核心,把高科技的技術運用到輪胎產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開始輸出到海外。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宋軍告訴記者,企業首創了世界上第一套信息化監控生產全過程的體系,解決了輪胎行業產品“均一性”的難題。“我們的核心技術還有一個,就是輪胎芯片,一個比指甲蓋還小的芯片,能記錄輪胎從生產到出廠的全過程,我們下一步開發的芯片將記錄輪胎從生產到報廢的全過程。”

????重點關鍵技術的突破,讓賽輪公司嘗到了甜頭。去年,在國外市場遭遇“特保案”沖擊時,賽輪輪胎的銷量不降反升,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同比增30%。宋軍給記者畫了一張圖,圍繞輪胎生產,原材料、生產技術、生產設備、信息化技術、市場等產業鏈上的其他產業共同提升。如今,另一家配套公司已開發出新的合成天然膠,帶動了新材料產業的突破。

????在青島,這種以核心技術推動產業“聚變”的項目越來越多。

????作為東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環灣發展戰略為再造一個百年青島預留出廣闊的空間。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紅島,昔日是一片鹽堿灘。2008年動工建設以來,昔日的荒灘變成了水清樹秀、綠網交織的生態型花園式園區。每年50多億元的飽和性投資,繪出了新圖。園區2009年建成24公里綜合管溝,2010年還將建成25公里,水管、供熱管、高壓電、弱電等全部入溝安裝,高起點的規劃引來了金鳳凰,短短2年時間,高新區在高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業等行業集聚了40多個重點高新技術產業項目、220億元的投資,引入了中科院光電院青島研發基地等一批高端研發要素。高新區組織宣傳部部長奚志剛興奮地說,“過去的百年形成了今天的青島,高新區是青島的第三代新城,將呈現未來百年青島的形象!”(王晉 胡考緒)

????轉變發展方式百城調研行之青島篇(中) 提升產業素質 形成產業集群

????青島以大企業多而聞名全國。海爾、海信、青島啤酒、雙星、澳柯瑪等名牌企業像參天大樹,撐起了青島的“經濟脊梁”。在青島調研采訪,記者發現這樣的“參天大樹”更多了,中船重工、南車四方等一批高科技型的大企業已經崛起,他們攜造大船和高速列車的自主核心技術,聚起了龐大的產業集群,成為帶動青島發展方式轉變的生力軍。

????與此同時,一大批高科技型的中小企業在青島也已“綠樹成蔭”,無論是在傳統的如橡膠輪胎行業,還是新興的像LED新材料行業,這些擁有高新技術的中小企業,已占據了青島經濟總量的一半左右,成為青島新型產業結構的重要力量。

????完善企業發展環境

????大企業參天,小企業成蔭。這正是青島孜孜以求的“經濟生態”。

????“自然界完備的生態系統中,既要有參天大樹,還要有更多的小樹、灌木、小草。‘經濟生態’同理,既要有大企業,還要有更多的中小企業,這樣的‘經濟生態’系統才是科學的。”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志國的這番話,形象地注釋了青島所追求的“經濟生態”的內在邏輯。

????曾有人問青島市市長夏耕,青島有眾多大企業,中小企業還能做好嗎?言外之意是大企業會不會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夏耕的回答頗為巧妙:大企業是最難做的,青島都能做好,而中小企業機制靈活,只要有良好的環境,就更應該做好。

????事實的確如此。近年來,青島在營造中小企業發展環境上可謂不遺余力,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鼓勵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

????中小企業的發展,豐富了青島主要工業產業的鏈條,提高了這些產業的集中度。據統計,青島80%以上的中小工業企業集中在家電電子、石化化工、汽車機車、船舶海洋工程、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鋼鐵等七大產業,吸納了中小工業企業80%以上的從業人員,實現產值占到全市中小工業企業的90%以上,對產業發展的經濟貢獻率超過70%。

????同時,青島中小企業在新興產業領域也呈現出迅猛發展勢頭,目前青島市20%以上的中小企業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海洋科技等新興產業領域,90%以上的新興產業領域的中小企業發展速度高出全市工業增速20個百分點以上。今年上半年,青島新增各類企業同比增長22%,新增個體私營企業4.1萬戶,達到36.6萬戶。

????“小企業興,則經濟活。小企業強,則民眾富。”青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小企業局局長王勇告訴記者,這就是一個城市科學的“經濟生態”系統所展現出的蓬勃活力。

????提升制造業發展水平

????深入探究青島的“經濟生態”,更會發現其內在的巨大變化。在青島企業中,無論是“參天大樹”還是“小樹灌木”,都在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各種辦法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以此來促進青島“經濟生態”更加優化。

????向綠色制造轉變,是目前眾多青島企業的追求。海爾制定了“4G綠色環保戰略”,即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回收、綠色經營。海爾在生產制造的整個過程,把清潔生產貫穿其中,從原輔材料(動力)、技術工藝、設備、管理、過程控制、員工、產品等八個方面全面貫徹污染預防策略,實現了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持續化和常態化。青島啤酒在通過技術創新6年累計節約資源成本12.41億元的基礎上,又實施了全產業鏈的“低碳運營模式”。這一模式不單涉及青啤內部的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渠道等全系統,還將聯合前端的供應商、后端的銷售商等全產業鏈,一起進行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探索,使全產業鏈形成強大的“低碳競爭力”,為此,青啤委托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來青啤盤查溫室氣體排放源及具體數據,最終幫助企業尋找到更加環保的生產模式。

????讓制造業插上信息化的翅膀,青島諸多企業在實施這樣的工程中已見到了成效。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賽輪股份有限公司,記者見識了這樣的信息化“翅膀”。賽輪公司是一家生產輪胎的企業,但與眾不同的是,這是一家典型的信息化制造企業。車間里,每一個工序都進行了信息化設計,輪胎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都有信息化的數據來控制和記錄。公司董事會秘書宋軍告訴記者,輪胎企業要生產一條高品質的輪胎很容易,但要生產上千萬條輪胎都具有這樣的高品質就很難,主要是人工不均一造成的差異,而信息化制造可以將人工差異降低到最小程度。

????始終堅持自主創新

????“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出口到韓國了,售價比其他同類產品都高。”在青島高新區的嘉星晶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帆高興地告訴記者。嘉星晶電公司是生產藍寶石襯底的LED新材料的企業,他們的產品之所以售價高仍供不應求,關鍵在于他們掌握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在青島,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依靠自主創新尋求企業發展方式轉變已成主流。海信集團通過在LED液晶電視技術上的自主創新,成為全球首批實現LED液晶電視產業化的企業,真正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青島特銳德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戶外廂式智能變電站系統,解決了中國高速鐵路的諸多特殊難題……自主創新已經成為青島企業從“制造”向“創造”轉變的強大動力。

????自主創新型企業的發展,只是青島加強自主創新的一個側面。青島目前在自主創新方面已形成了一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一體化,既兼顧眼前又著眼長遠的完整體系。

????一批高新技術項目產業化基地正在建設。目前青島正在推進軟件與集成電路、新材料、高速列車、數字化橡膠輪胎專用裝備與高性能子午胎、新型顯示、數字家電等高新技術項目產業化基地建設,計劃到2015年,全部建成12個高新技術項目產業化基地,培育聚集一批骨干企業,實現產值2500億元;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加快培育和發展。青島已在重點培育發展新一代網絡終端設備等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并通過發揮創新型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主體和骨干作用,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到2015年,初步形成產業規模,實現年產值300億元;一批國內外先進技術正在引進轉化。青島已在重點引進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水下智能裝備制造等技術。計劃到2015年,重點引進100項國內外先進技術;一批重大攻關項目正在實施。青島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需求,著力開展了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到2015年,計劃在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開展100項關鍵技術攻關研究;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在構建。青島計劃到2015年,重點在數字家電及現代服務業、智能交通等領域構建50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正在引進建設。青島計劃到2015年,新建各類創新平臺56個,建成市屬工業技術研究院;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正在引進培養,青島計劃到2015年,在高端產業、重點領域引進培育50個專業技術攻關團隊。

????“集聚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今年上半年,青島先后成為國家首批創新型試點城市、三網融合試點城市、首個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這既體現了近幾年我們技術創新的成果,也預示著青島將以技術創新支撐未來發展。”夏耕說。

????促進要素集成

????在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里,有一個青島國際橡膠交易市場,這個以網上交易為核心的交易平臺,連通著全球數千家橡膠經營企業和物流企業、倉儲企業,其中國外企業約占10%,橡膠現貨交易量是全國最大、全球第三,這使青島港的橡膠貨物周轉量占到了全國的60%。目前,這個市場已經成為我國橡膠的定價中心和質量檢測中心。

????這個市場是青島通過要素集成發展生產型服務企業群的嘗試,同時也是通過要素集成讓企業規避風險、提升競爭力的平臺。

????山東是使用橡膠的大省,橡膠使用量接近全國的一半,這是市場因素;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是境內關外的特殊區域,這是法律規范的因素;同時,市場還將資本、利率匯率、資源等要素集成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一個要素集成平臺。這個平臺首先造就了一大批生產服務型企業,除橡膠經營、物流、倉儲類企業之外,還有報關、金融服務、中介、評估等服務類企業,這些企業的集聚,又會提高技術、服務、品牌、投資氛圍等諸多要素的集成度,而更高集成度又促使更多、更寬泛的服務類企業集聚,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環。

????這樣的要素集成市場,也給企業提供了規避風險的港灣。前不久,國內大批橡膠企業利用青島國際橡膠交易市場平臺,通過開展橡膠的即期現貨和遠期現貨交易,有效化解了市場風險。目前,在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還發展了礦產品交易市場、棉花交易市場和國際化工品交易市場,這些市場都培育了一大批生產型服務企業。

????“生產型服務企業的集成,可以增強產業鏈的關聯度,現代服務業的比重就會得到較大提升。”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工委書記、青島開發區工委(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代區長張大勇對記者說。(劉成 胡考緒)

????轉變發展方式百城調研行之青島篇(下) 城鄉統籌 協調發展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美麗的海濱城市是人們對青島的第一印象。歷經百年滄桑和發展,青島市中心城區的工業化和國際化水平較高。但與同類城市相比,青島的農村大、城市小;農民多、市民少;縣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90%,農業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60%。

????因此,在青島市決策者的眼里,青島不只是膠州灣伸進黃海里的一支尖角兒所代表的青島中心城區,更是包括嶗山、黃島、城陽三個涉農近郊區和即墨、膠州、膠南、平度、萊西五個縣級市,覆蓋眾多農業人口的10654平方公里土地。

????如何進行城鄉統籌,下好城鄉互動這盤棋,對于青島轉變發展方式、協調區域發展來說尤為重要。

????從青島地圖上看去,星羅棋布地分布著青島下一輪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它們是膠州灣沿岸正蓬勃發展的高效農業,是膠南泊里鎮的深水良港董家口港區……它們是青島市近年提出的“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中連接城鄉的重要節點,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身處鄉鎮,肩負著青島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任。

????藍莓產業迅速崛起

????站在膠南市張家樓鎮的藍莓采摘園里,目之所及都是綠油油的灌木叢。灌木不過半米多高,枝杈上結著一串串深藍色果實。

????不要小看了這些小果子,它們可是有機種植的藍莓果,在經過分揀和精細包裝后被擺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貨架,125克就賣到25元,其經濟效益是蘋果等水果的20多倍。

????這個占地100畝的藍莓采摘園屬于青島沃林農業公司,沃林公司市場部經理張衛國告訴記者,青島所處的膠東半島,北緯35度,沿海分布著大量天然酸性土壤,全年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最適宜藍莓生長的區域之一。

????青島市作為全國最大的藍莓人工栽植基地,光青島膠南市的藍莓種植量就在短短的4年間,從1000畝迅速發展到11000畝。

????現在膠南的藍莓種植大多采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形式,龍頭企業如沃林公司,負責藍莓育苗、種植管理、深加工和銷售等。而膠南張家樓鎮的農民,一方面可以將自家土地出租給藍莓公司,獲得租金收入;另一方面還可以在藍莓公司做產業工人,獲得工資收入。目前沃林公司帶動了張家樓鎮4000多戶農民發展藍莓產業,年使用勞動力5000人次。

????近些年,像藍莓產業這樣高附加值的高效農業產業在青島還有很多。

????青島平度市的“馬家溝芹菜”通過標準化種植、企業化運作,在現代品牌運營理念指導下,逐步打造出了一個在全國叫響的農產品名牌。同樣在平度市,有一種賣到600元至800元一公斤的牛肉,其增值秘訣來自于品種、飼養、加工等各環節科技化水平的提高。另外還有旅游增值,這種增值方式的本質是把第一產業的產品變成第三產業的載體,青島嶗山的櫻桃就是成功范例之一。還有通過深加工增值,在青島,普通的菠菜、蔥頭、大蒜等農產品,大多是通過深加工來提升附加值的,這些深加工后的農產品,主要銷往國際市場。

????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也有意識地培育農業優勢主導產業,青島市農委副主任孫念梅告訴記者,青島共有640萬畝土地,為了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區域布局,青島全市實施了糧食、蔬菜、果茶、花生的“四個一百萬畝”工程建設。自2004年起,市財政連續三年投入1.2億元,全面建成了百萬畝糧食示范區,達到“噸糧田”標準;從2007年開始,市財政連續三年累計投入1.2億元,建成百萬畝蔬菜示范區,培育了一大批蔬菜專業鎮、專業村。從今年起,全面實施100萬畝果茶和100萬畝花生生產基地建設,提升花生良種化、產業化和果茶優質化水平。

????孫念梅表示,“四個一百萬畝”工程覆蓋了青島耕地總面積的60%、農業從業人口的70%,轉變了青島農業發展方式,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小城鎮是篇大文章

????小城鎮一方面與農業、農村、農民有著天然的直接聯系,一方面又可以承載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因此它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關注。

????2007年青島市委、市政府出臺“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時,將涉農5個縣級市納入青島的城市發展戰略中,提出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

????小城鎮該如何建設?青島市市長夏耕告訴記者,城鄉區域要協調發展,需要形成相對合理的城市和產業布局,這個布局就是在中心主城區由服務業主導,在郊區制造業和服務業交織,同時更多的制造業向5個縣級市擴散,以加快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

????“要跳出`三農'看`三農',就`三農'談`三農'是一個無解的方程!”夏耕曾在青島市政協專題討論會上強調,青島的5個縣級市不能滿足于每年10%的增長,一定要在“二產”和“三產”上有跨越式的發展,在鎮村環境和面貌上有明顯的改觀。

????將農民轉變成產業工人,正是青島即發集團的特點所在。據介紹,即發集團的幾十個制品加工點和十幾個針織品服裝加工廠都設在青島即墨市的村莊里,當地農民農忙時做農活,農閑時就在即發的加工廠里做工。目前,即發設在即墨村莊里的大大小小加工點能吸收農村勞動力萬余人,而2009年即發投放農村的加工費就達到2.5億元。

????即發集團紀委書記潘維勝告訴記者,即發公司從誕生之初就是農村手工業檔發合作社,企業高管也有不少來自農村,因此“三農情結深厚”,現在把加工點放在鄉村,一是想為家鄉做點事,幫助農民增收,二是作為一個盈利型企業,把加工點放在生產要素價格相對低廉的鄉村也是符合市場邏輯的。

????如果說即發集團把工廠建在村鎮,還是一種企業自發的行為,那么青島市以工業化促小城鎮發展,政府層面最大的手筆就是在“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中啟動了六大新增工業功能區。

????工業化是重要抓手

????選擇小城鎮建設作為連接城鄉、工農的節點,實質上體現了青島市委、市政府統籌城鄉發展的一條清晰思路:要解決農業問題,就需要大力發展非農產業;要解決農村問題,就需要促進小城鎮發育;要解決農民問題,就需要保證農村勞動力轉移成為產業工人。

????青島市最近增加的六大工業功能園區都分布在5個涉農縣級市中,其中有膠南董家口重化工業功能區,著重發展鋼鐵、石油化工等臨港工業,還有即墨船舶工業功能區和汽車及零部件工業功能區等等。

????這些工業園區共同的特點是基本進鎮到村,因地制宜根據5個縣級市已有的比較優勢來規劃建設,它們已成為青島經濟這一輪增長中工業布局和產業調整的重要棋子。

????而有了這些星星點點的小城鎮,如何把它們連接起來也是青島市委、市政府考慮的重點課題。青島市農委專職副主任竇宗君告訴記者,以公共交通為特色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幾年在青島發展很快,“干了多年想干卻沒有能力干的事情”。青島構建了高速公路、干線公路和通村公路配套協調的市域公路網絡,實施了海底隧道、海灣大橋、城市地鐵等聯系區域和城鄉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青島市一萬平方公里內形成“一小時經濟圈”,從而把散落在膠東半島上如珍珠般零散分布的百鎮千村串接起來。

????進入新世紀以來,青島市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3個百分點,去年達到64.7%,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縣級市駐地為重點、以小城鎮為基礎的城鎮體系。

????青島市農委農村工作處處長沙劍林告訴記者這樣一組數據:95%以上的青島農民工作生活不離開青島,90%以上的青島農民甚至就在本縣范圍內工作生活。那么,是什么牢牢吸引著絕大多數青島農民留在當地?答案也許可以從青島發達的高效農業和工業實力日益增強的小城鎮這“雙輪驅動”中找到。

????離開青島時,記者登上小魚山俯瞰這座城市,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盡收眼底,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城市風采依舊。黃海之濱,千帆競渡;膠州灣畔,活力迸發。新的機遇、新的探索,正給這個城市帶來新的活力、新的魅力。

????未來的青島什么樣?夏耕市長的一段話讓人深思,“我們在`十二五'規劃中初步考慮,到2015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建成創新型城市,青島的地區生產總值要過萬億元,這其中關鍵是其構成將發生轉型的變化。第一,是資源能源消耗系數下降;第二,是能源消耗的增量遞減;第三,地區生產總值更多以無煙產業(服務業)為主;第四,是更加綠色、低碳的地區生產總值;第五,是城市更加文明、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收入差距不斷縮小的和諧的地區生產總值。”

????他充滿信心地加上一句,“現在你說我們是老工業城市,我們把自主創新當作城市的基因,希望未來的青島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創新型城市!”(王小聰 胡考緒)

分享到: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县级市| 固安县| 兴国县| 陵水| 邢台县| 肇源县| 海门市| 新余市| 大名县| 秦皇岛市| 青岛市| 临安市| 大悟县| 奉节县| 通河县| 信丰县| 石城县| 民权县| 廉江市| 新兴县| 鄄城县| 蒙城县| 云龙县| 门源| 宽甸| 衢州市| 肇庆市| 拉萨市| 乌兰浩特市| 江都市| 沁阳市| 定襄县| 泽州县| 博野县| 延庆县| 玉龙| 洪江市| 泸西县| 镇坪县|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