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轉 教師工資待遇政府負責,剩余收支基本平衡 據了解,2009年2月份建園之時,幼兒園被定性為“公辦民助 ”,主要是想在街道辦園的同時,可以接受社區內愛心企業的捐贈。 但是摸索一年之后,從今年7月份,幼兒園的性質被定為“公辦”。雖為公辦,但幼兒園并沒有完全姓“公 ”,幼兒園仍然有自收自支的性質,不過政府解決了幼兒園的部分資金問題。 前期建園,流亭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投資100萬元建成幼兒園,并在去年一年多的時間里為幼兒園補貼20多萬元。 李園長介紹,按照預算 ,幼兒園運轉一年的總支出為58萬余元。其中17名教師的工資待遇占到支出的大部分,大約 30多萬元,剩余的則主要是幼兒園日常花銷。 “按照幼兒園200個孩子(可容納數)算 ,每個孩子一個月100元托幼費,每年收取的托幼費大約為20多萬。這正好能維持幼兒園的日常運轉花銷。現在老師工資待遇得以解決,幼兒園還有4位臨時職工 ,待遇由幼兒園自己解決,基本上就是孩子交上來的錢又都花在孩子身上。如果不夠,政府再給予補貼。” ◎問題 孩子超編、流動性大 目前幼兒園運轉一年多,李園長自稱是摸索著走過來的。現在幼兒園已經成為一個典型。李園長告訴記者,其實幼兒園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幼兒園嚴重超編。”按照山東省對幼兒園班級規模的相關規定,幼兒園小小班人數應為15到20人,小班最多不得超過30人,中班不得超過35人,大班不得超過40人。愛心幼兒園建設規模是7個班,一個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分別有2個班。最多容納人數約為230人。但是現在幼兒園人數直逼300人,有的一個班的孩子達到40多個人。 2009年2月16日,幼兒園開園當時幼兒園只有50到60名孩子報名入園,但是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數量上升很快。“2009年3月份,孩子數就到了80人,5月份到了120人,8月份人數上升到180人,到去年9月份開學孩子數上升到200人,今年3月份一開學,已經有接近290個孩子了。”“下一步我們打算控制住班額,現在中班、大班不再招收學生,因為已經全部招滿了。”李園長告訴記者,附近又新開了一家幼兒園,是個體辦,但是有資質。“那個幼兒園收費略高,一個月300元(托幼費加餐費),但是能緩解附近孩子入園壓力。” 幼兒園遇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流動太大,難管理。“每個月,都會有孩子出,有孩子進,但是沒辦法,家長生意這邊做不下去了,就會轉到其他地方去。”為此,幼兒園在孩子入園時,就摸底孩子能在幼兒園待多長時間。 “現在幼兒園的基礎設施不錯,但是有些教具還是缺,尤其是玩具,下學期打算多添一些玩具。”李園長告訴記者。 記者從城陽教體局了解到,城陽區類似的“愛心幼兒園”已陸續建起4所,社區幼兒園“愛心班”也在陸續建設中。文/圖 記者 石艷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