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膠州文物部門了解到,今天他們將對九龍鎮盛家莊嶺地發現的漢代古墓進行保護性發掘。
????已確定有5到7座漢墓
????昨天,記者就此事聯系了負責保護發掘的文物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8月份,他們在此地發掘3座西漢古墓時,通過多次勘測初步確定盛家莊嶺地存在5到7座漢墓以及它們的具體方位。“今天上午,我們首先將對嶺地土表層進行鏟除,此次考古保護發掘工作,大約需要半個月時間。”工作人員說。
????初步推斷是西漢貴族墓
????文物工作者告訴記者,在漢代以前,秦王朝崇尚厚葬,這對于漢代的喪葬習俗,產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通過考古發掘,能提供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埋葬習俗和墓葬制度本身,往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生產、生活、風俗、宗教、觀念等方面的情況。所以,墓葬所展現的埋葬習俗與埋葬制度常常被視為當時社會的縮影。
????“去年8月份,在此地開始發掘的3個墓葬都是西漢時期的積貝墓,在西漢只有顯赫貴族家族才使用積貝墓,發掘出這些積貝墓說明墓主人的身份很高。此次發掘,也不排除這些待發掘的漢墓葬還會出現貴族積貝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漢代積貝墓,早在50年代初期在大連營城子等地就有發現。積貝墓是以牡蠣、海螺、蛤仔、沙海螂、銹凹螺、鮑魚、海帽等海產軟體動物貝殼為主要構材散布在墓室的四周。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御濕 (希冀尸體能夠長久不朽),同時具有一定的防盜功能。積貝墓除了代表西漢時期沿海居民墓葬行使這一顯著的特點外,還代表墓主人身份顯赫。
????此次待發掘的漢墓,理論上推斷應該和去年發掘的3座西漢墓葬同屬一個時期,針對去年發掘曾出土的10多件玉器、陶罐、漆器、銅鏡、錢幣等有價值文物,此次發掘墓葬中不排除也會出土眾多有價值文物。所以,此次保護性發掘漢代古墓,也將會為進一步研究漢代沿海居民墓葬形制,生活習俗等提供重要實物資料。 (牟成梓 孫強 攝影報道)
????相關鏈接>>>
????去年8月1日,在膠州市九龍鎮盛家莊村一土石方施工工地上,施工工人意外從土堆里發掘出了3個被貝殼厚厚覆蓋的古代墓葬。當地村民立即與膠州文物部門取得了聯系。經膠州市文物專家現場發掘,共出土玉器、陶罐、漆器、銅鏡、錢幣等文物10多件。經文物專家初步鑒定認為,這些文物屬于西漢時期,三座墓葬也屬于西漢時期的貴族墓。墓葬的發現對研究當地漢代時期的風土人情提供了重要實物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