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兩百多架私人飛機 飛機正成為富人的新寵 每次上天都是“非法飛行” “飛機無許可,飛行無審批,個人無駕照”,按此標準,許偉杰的每次飛行都是“非法”的。 今年4月23日,他和王樂喜駕駛蜂鳥直升機,在老家樂清市樂成鎮壩頭村上空被民航溫州空管站的工作人員逮個正著,被當即制止,還被拔了飛機鑰匙,罰款2.9萬元人民幣。 “中國的法律法規只管公用飛機和軍用飛機,對私人飛機卻沒有專門的規定。我飛機都買回來了,能怎么辦?” 在他看來,直升機其實是件非常簡單的東西。他說,經過工程師手把手的教導,他現在已經能夠把1萬多個零件組裝成整機,“直升機,就是插了翅膀的摩托。” 許偉杰上周在香港飛了一圈,他把那里視為飛行天堂:“飛行前十五分鐘登錄香港航空服務中心的網站,提出飛行申請,獲得航空資料。整個過程都是免費的,高效、便捷。” 200架私人飛機難上天 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委會主任金乾生管理的閻良基地是國內首個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去年,中國民用航空局又批準該基地成為中國民航唯一的通用航空產業園區試點。該基地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私人飛行圣地”。 金乾生向記者介紹,所謂的“通用航空”,是指除公共航空以及軍用航空以外的航空,用于高空測繪、森林防火、農業播種等各個領域,私人飛機也屬于這一范疇。目前,中國的通用飛機總數不足1000架,其中私人飛機估計不超過200架。 美國共有通用飛機23萬多架,巴西共有2萬多架。“也就是說,中國的通用飛機行業不僅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與上規模的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據介紹,中國出現近200架私人飛機,也主要是近幾年的事。早些年前,腰包漸鼓的中國富人都把目光投向豪華汽車,等財富得到進一步的積累之后,私人飛機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購買私人飛機并非簡單地掏錢,他涉及方方面面的配套設施建設水平。不少中國富人興沖沖地買了私人飛機,結果卻因為各種配套跟不上,飛機鎖在倉庫里發揮不了任何功用。 金乾生舉例說:“要有空域、航線,否則飛機沒地方飛;要有機場,否則飛機沒地方停;要有飛行的通訊導航系統,否則飛上天會迷路;要有飛機零部件、航油和日常養護服務等一系列的配套供應,等等。沒有這些配套,買了的飛機只能趴在地上,上不了天。” 中國三年內 或開放低空 據了解,目前中國私人飛機的狀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每次飛行前都向有關部門做臨時性報告,但審批效率較低;于是就有了另一種情形——不作報告,自行上天“亂飛”。許偉杰屬于后者,金乾生認為,7月7日杭州機場出現的UFO實際上也屬于后者。 金乾生認識許偉杰,他在聽說了許偉杰“亂飛”的事情后也曾多次勸他收斂:“這種狀況是非常危險的,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飛行安全不僅涉及機上人員,還涉及地面上的人和物,是個公共安全的大問題。” 許偉杰對飛行審批心懷抗拒,金乾生卻不這么看,他認為許偉杰對此認識有誤:“臨時性飛行的審批,作用是雙向的。一方面,申請人可以獲得飛行的權利;另一方面,空管部門也為申請人提供服務。它會告訴你安全飛行必須掌握的情況,比如哪些地方是禁飛區、哪些地方是限飛區。這些情況,即便是民航飛機也必須隨時掌握;就算以后我國開放了低空,也必須掌握。” 金乾生強調,開放低空,并不意味著私人飛機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地上空飛行,它的意義,在于推動管理的開放化和飛行的有序化。 去年,中國民用航空局批準閻良基地成為中國民航唯一的通用航空產業園區試點,在方圓300平方公里的園區內開設了6個私人飛機飛行點。金乾生透露說:“民航局也希望我們積累足夠多的經驗,然后推廣。” 金乾生認為,閻良基地的試點經驗主要是專業部門的專業管理,“現在的臨時飛行審批為什么效率低?因為沒有專門的人力、物力、資金和設備的投入,這些配套的問題并非一紙法律法規就能解決的。” 值得注意的是,金乾生向本報記者透露:“我跟各方面都有接觸,開放低空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了。拖了太久了,不僅已經買了私人飛機的人著急,準備買私人飛機的人著急,管理部門也著急。空域歸空軍管,飛行歸民航管,很多問題需要協調。” 他預測,開放低空后,中國的私人飛機產業將迎來井噴式的發展,“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超過巴西”。 養架私人飛機需要多少錢? 購買私人飛機的成本包括:考駕照、購買飛機和日常使用及養護的成本。 目前國內的直升機飛行駕照考試費一般為18萬元,每小時學費3000元,總共學習60小時。 私人飛機的使用成本:三角翼滑翔機飛行一小時的油費約為300元;蜂鳥直升機飛行一小時的油費約為800元;飛行200小時保養一次,10年才大修一次。 目前國際流行的十幾座公務飛機售價2000萬元~3000萬元人民幣/架。 這種上規模的公務飛機需要停放在專業的機場上,交由機場公司托管,光托管費、養護費就需100萬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