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日,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上月全市新房、二手房成交與6月份相比均出現小幅上漲,但與4月、5月份的高漲相比仍差距較大。業內人士指出,雖然7月份成交量有小幅上漲,但下半年將有大量新盤集中上市,供應放量將給開發商帶來不小的壓力。
????新房小幅增長郊區仍是主力
????昨日,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公布的7月份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顯示,全市新建商品房當月成交6923套。從成交面積構成上來看,90-120平方米之間的戶型最受歡迎,占所有戶型的44.8%,緊隨其后的是60-90平方米之間的戶型,成交量占37.2%。而60平方米以下的、144平方米以上的戶型受歡迎程度最低。
????與6月份的5264套相比可以看出,7月份的成交量高出1659套,漲幅31.5%。盡管如此,與4、5月份的成交量相比,7月份仍顯得差距頗大,其中5月份全市新房成交了8165套,4月份為7907套。
????此外,從各區市成交數據也可看出,郊區在總成交量占了絕對的大頭,超過總成交量八成。其中黃島、城陽、膠南等區市表現很搶眼,黃島區以1077套高居成交量榜首,緊隨其后的是,膠南市1086套,城陽區846套等。市內四區僅成交1466套,不過與6月份的846套相比多出了620套。其中四方區漲幅最大,達到684套。此外李滄區從476套上升至592套、市南區也從6月份的79套上升至242套,市北區成交量仍為兩位數,74套。
????二手房有松動成交量漲一成
????新房出現了三成的小幅上漲,二手房同樣讓人看到了一點希望,市內四區7月份成交1286套,與6月相比多出122套,漲幅約為10.4%。其中市南區為341套、市北區為447套、四方區為245套、李滄區為253套。
????“100多天了,一直被冰封的市場終于出現了轉機。”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孫杰說,公司的統計資料顯示,7月份的簽約量較6月份至少增加了兩成。“來電咨詢量和店內看房量也同步增長 ,盡管天氣轉熱,但看房人的熱情比前幾個月高了不少。”孫杰說,自從4月中下旬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以來,二手房成交量就開始逐步下滑,5、6月份大幅下滑,降幅超過五成。但與新房不一樣的是,二手房都是個人持有,面對調控政策出臺后出現的持續低迷,二手房房主由于絕大部分不存在資金壓力或急于以“小房換大房”來改善住房條件,導致成交量下滑。不過,這兩個月來,已有部分房東開始主動提出“可以議價”,價格稍稍有些許松動,部分自主性需求在此情況下能以較為滿意的價格買到合適的房。但成交量的小幅回暖,并不代表市場就回暖,多家房地產中介負責人表示,島城公積金政策近期剛剛做出調整,二手房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由30%上升到40%,也會給二手房市場帶來影響。如果目前這波向好的行情能夠持續,預計8月底將迎來市場的拐點。(記者 孫靜芳)
????開發商低價開盤迎合市場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繼國務院今年4月14日推出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新國十條”政策后,我市接二連三地出臺 “新14條”、契稅新政、公積金貸款新政等調控政策,市場出現了較大回落,距離政策集中發布已過百天,樓市再也沒有了年初開春的瘋狂,進入了較為平靜的狀態。
????另外,近一年來,市內四區的新盤一直較少,尤其是今年,市南、市北幾乎沒有新盤,導致成交量持續下跌,而四方、李滄區成為市區新盤供應的主陣地。而在開發區、城陽、膠南等郊區市,新盤由于采取 “低開高走”的推盤策略,以實惠的價格吸引了大量的客戶。
????新盤扎堆上市或影響房價
????盡管上半年市區推新盤的量出現了大幅下跌,已經開盤的幾個項目大多集中在李滄區、黃島區等,市南區、市北區鮮有新盤亮相。這表明下半年我市將迎來開盤高峰,尤其是第三季度。以萬科、中海 、保利為代表的“地產大鱷”將在四方區展開一輪“新盤大比拼”。業內人士介紹,隨著這一輪的推盤,四方區、李滄區將成為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市內四區的交易量“支柱”。
????目前各項目開盤還是本著 “低開高走”的營銷原則來進行,例如李滄區偉東幸福之城二期、和達和城二期等新盤開盤,起價低于8000元/平方米,雖然與其去年開盤的一期項目比有較大的上漲,但與周邊同期項目比,低了1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