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農: 大蒜減產,漲價沒大受益
????“現在這個價格我們也琢磨不透 ,但是對于減產的蒜農來說也是個安慰吧,”在馬廟鎮王海村,該村村委會主任王珍坡說。
????馬廟鎮王海村有 1370人,平均每人種1.3畝地的大蒜,很多村民的大蒜都是在6月份賣掉的,每斤的收購價在4元左右 。由于今年“倒春寒”,他們村里的蒜畝產也就1000斤,減產近一半。所以說,即便今年蒜價上漲,但是減產了,蒜農的收入提高也不是很多。
????“金鄉現在是全民皆炒蒜,各行各業都在搞大蒜,蒜價上漲,也少不了那些二道販子的功勞,這也是今年大蒜價格漲得這么快的重要原因,”王珍坡主任說 。
????“俺家的大蒜就是1周前剛賣的,每斤賣價4.1元,”在馬廟鎮王海村,剛從地里忙完回家的蒜農王文靜說,他家今年種了6畝大蒜,畝產千斤,他還算走運的,沒在5月份大蒜剛上市時就賣掉,不少人每斤2.8元就賣了。“就是按照每斤4元錢來賣,我們一畝地才能賺千元”,王文靜給記者算了筆賬:每畝蒜地需要蒜種千元以上,肥料、地膜和農藥等農資也需要千元以上,有些時候自己家里忙不過來還需要雇人,這些也需要花費千元。
????同時,記者在馬廟鎮楊樓村了解到 ,多數蒜農家的大蒜,都在接近4元的時候賣掉了。自從大蒜漲到每斤6元以上的時候,就很少有人去村里收蒜了。記者在馬廟鎮王海村、楊樓村等調查發現,即便是近幾年大蒜行情很好,村子里也沒有很大改觀,依舊都是很破舊的磚房,很難找到新瓦房,路也挺難走的。
????販子: 哭窮背后,每月能賺兩萬
????“別聽那些商販哭窮,他們一個月能賺2萬元,當然這也屬于辛苦錢,”從 7月1日開始,金鄉縣部分大蒜價格飆升,截止到17日,漲幅達到了六成以上,部分品種的大蒜每斤都漲到了6元以上。販賣大蒜的商販們哭窮,直喊大蒜難買,而那些冷庫的老板們也說沒有從中獲利,錢讓誰賺走了呢?德利冷庫的畢老板說,其實現在在西關大街上賣蒜的多是販子,其中不少忙活一個月的時間,就能賺到2萬元。
????在西關大街上賣大蒜的人里面,記者見到了金鄉鎮竇灣村的竇師傅。他說自己的大蒜都是自己種的,可是旁邊幾位同伙卻給他揭起來短,“可別小瞧他啊,家里已經屯了上百噸大蒜了,”最后他也不好意思地說 ,到西關大街上賣大蒜的多是販子,他家里的大蒜都是前段時間每斤3元、4元的時候收購的,但是沒有上百噸那么多。如果現在能夠出手賣掉的話,將會狠狠賺上一筆,可是從目前來看出手挺困難了。
????記者了解到,在西關大街上賣蒜的販子里面,有人是從大蒜上市時就開始收購,可是也有人現在到農村蒜農那里去收購的,現在真正被市場困住的就是這部分人。
????■業內分析 大蒜市場還在“擊鼓傳花”
????在金鄉縣南店子大蒜現貨交易有限公司交易大廳里,從事金鄉大蒜的數據統計、行情分析和交易服務的經理楊桂華認為,蒜價虛高與信息不對稱有關系。比如說都以為金鄉大蒜減產,導致上漲空間比較大,但是卻沒有人去關注到底減產多少,市場需求量有多大等。他說,去年這個時候大蒜在每斤2.8元左右 ,但今年卻漲到了6元以上,而根據山東金鄉縣政府的調查,該縣大蒜總產量減產約13%左右,“應該說降價是趨勢”。
????屯蒜的買家們今年到底能否賺錢?楊桂華表示,金鄉大蒜的故事才剛剛開始,還沒到結尾,就像是“擊鼓傳花”,不知道最終花要傳到誰手里,到底這花是好還是壞,都沒人敢說。特派記者 成躍文(署名除外)
????■青島探訪 半個月蒜價漲了一倍多
????眼瞅著蒜價一天一個價地往上漲,在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賣了12年大蒜的臨沂人高吉光,卻一點樂不起來。“眼看蒜價天天躥高,進貨一天比一天難。”高吉光指著七包用紫色編制袋包裝的大蒜連連嘆氣,“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嘴皮子,好說歹說才從臨沂老鄉那里進到這幾百斤貨,估計一天就賣得差不多了,不知道明天能進到多少。”在他的印象中,往年大蒜的價格也曾出現過明顯的大起大落,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飆升得讓人看不懂。半月前蒜價還保持在每斤3元左右,最近一個星期以來,慢慢從3塊錢躥到了6塊多,21日的批發價已經逼近7元了。不過,水漲船高,他們賺的錢并不比以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