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墓墓道入口,讓人有穿越時光隧道的感覺。蔡 震 攝
圖一:鐵制兵器
玉棺細部
????說到盱眙,人們自然會想到聞名天下的龍蝦,其實與龍字有關的還有許多,比如位于盱眙縣馬壩鎮云山村的大云山頂上有個水塘,當地人稱之為“龍塘”。就在這龍塘下數十米處,埋藏著一位古代重要人物。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經過近10個月的考古勘探與發掘,取得了重大考古發現。原來這是一處極為壯觀的陵園式諸侯王級別的西漢古墓群,墓園內發現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車馬坑1座,各種等級的陪葬墓13座。
????穿越古今
????昨天,記者隨南京博物院專家組一行前往盱眙大云山考古工地考察,開始了一場特殊的穿越古今之旅。汽車盤旋在密林小路上,道路兩旁是懸崖峭壁,幾臺礦車靜靜地停在深深的山洼里。等到汽車終于爬到山頂時,眼前則是另一番景象。
????山頂很開闊,一道圍墻把在門前,門旁是一面巨大的考古分析圖表,上面是幾幅空中鳥瞰照片。考古人員說,“這是專為此次考古動用飛艇拍攝的。”據介紹,墓園面積達25萬平方米,面積之大,等級之高,在南博考古史上也少見。最近的一座大棚的進口只有一人多高,大棚里是一個很深的坑道,坡度至少有40度。負責此次考古的南博考古所副所長、領隊李則斌隊長讓大家抓住一旁的繩索,一步步地向下滑去。這時候,一位考古隊員用手指著對面墓道身處的一個橫著的巨大條石說,“遙感圖片上的黑頂位置就在這,去年初發生的盜墓案,4名盜墓者就是死在這里。”
????你可知道盜墓賊有多兇猛?
????現代盜墓賊動用炸藥尋寶
????結果據傳動了龍脈,一夜4人慘死
????“說東陽,道東陽,東陽遍地是寶藏。自從出現盜墓賊,十墓被盜九墓光。”盱眙東陽古墓屢遭騷擾,當地流傳起這樣一句順口溜。去年,一伙盜墓賊的行動,驚動了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大云山由此揭開了一段向世人訴說的歷史篇章。
????“這伙盜墓賊非常專業,他們用現代化的炸藥打洞,我們發現的洞口很小,可下面空間很大,炸藥是在地下膨脹,形成垂直的盜洞。”之前,當地村民傳言說,這群盜墓賊動了當地的龍脈,大云山是由一條龍死后化成,山頂上有一個水塘,被村民稱為龍塘,那些賊挖的洞穴就在龍身上。山上還有個“仙人洞”,村民把盜墓賊之死歸于仙人動怒了,在這些盜墓賊死后,村民看見從洞口冒出縷縷黑煙,三日不絕。此次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是因盜洞坍塌,致使盜墓賊窒息死亡。
????“而且,盜墓賊還向警方說謊,稱他們打的盜洞方向是朝向東北面,好讓警方失去判斷,為的是再次下手,果然死了4人的第二天,盜墓賊們并沒罷手,再次光顧了墓地。他們不僅尋找古墓位置極其準確,而且工具也很獨特,有的連我們都沒見過,都把它當做文物保存了下來。”一位考古人員說。
????古代盜墓賊動用“軍隊”挖墓
????結果火燒棺木,金縷玉衣殘片散落一地
????說話間,記者們小心翼翼地從南面墓道滑到1號墓的坑道盜洞的底部位置,這里正是龍塘的最底部。考古專家說,所謂龍塘其實是古代盜墓賊留下的深坑,后來積水。所以古墓內全都是青淤土。考古隊員說,去年的那伙盜墓團伙被抓后,南博考古所從2月中旬開始勘探,9月正式發掘。“這是一處漢代大型豎穴巖坑木槨墓,有墓園、圍墻、城門,墓上還有地面建筑,其規模龐大,等級極高。”
????記者發現,墓室里的棺木橫七豎八,而且部分棺木有被燒黑的痕跡,考古隊員對此解釋說,東漢和唐宋時期都被盜過,可能還動用了軍隊。盜墓賊翻動了棺木,他們盜走財寶后,又放火燒了棺木。就在殘破的棺木夾縫處,記者看見一塊閃閃發亮的碎片,“這是金縷玉片,盜賊把金縷絲線盜走,將玉片丟棄,因為在漢代,玉的等級很嚴,弄不好要被殺頭,而金絲則可以賣掉。”
????你可知道墓中物有多罕見?
????金鑲玉棺金銀玉三光交織
????全國僅出土過兩例玉棺
????此次考古領隊李隊長又帶領大家來到并列一旁相距13米的2號墓,2號墓也是南北雙墓道,與1號墓同樣是斜坡型結構。考古專家告訴記者,2號墓已發現金縷玉衣和玉棺,玉衣片上的金絲保存得相當完整,甚至連金絲如何打結將玉片聯在一起的細節都保存了下來,現場發現了部分由2至3件玉衣片用金絲連結在一起整體出土的情況。
????而玉棺的發現更為驚人,現場已發現玉棺的一面側板相對完整的倒塌情形,側板上鑲嵌有大量菱形玉片,中間則用刻有紋飾的玉壁填充,而在玉片之間的連接處均用金箔條和銀箔條進行貼邊鑲嵌,玉壁上則用銀片進行粘貼,外表上金光、銀光、玉光交織在一起,分外鮮明。在棺木上,細細查看,不難看出一些閃亮的紋飾,“這座棺木是金鑲玉的,十分罕見。目前,只有河北滿城漢墓和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過。”
????盡管墓室遭遇盜掘,但玉棺主體結構明確,是迄今為止發現最為完整的玉棺,為研究漢代玉器殮葬制度、玉匣制度等相關課題提供了資料,并為解決諸如玉片是粘貼在漆棺內壁而不是外壁的爭議首次提供了直接證據。
????漆器車馬讓專家們也頭疼
????保存它們比挖掘更困難
????考古專家表示,通過將近一年的考古鉆探和發掘,已確認大云山山頂區域為一個漢代高等級墓園。墓園東西、南北各相距約500米,平面近似正方形。墓園內除了發現大墓三座外,還發現了武器坑2座,車馬坑1座,各種等級的陪葬墓13座。在陪葬墓中,出土了釉陶罐、青銅鈁、銅鏡、鐵灶、漆奩盒、漆耳杯、玉蟬、玉帶鉤等大量文物。除此以外,還發現了刻有“東陽”二字的陶器殘片。
????記者有幸目睹了精美的漆器車馬,由于漆器不能長時間與空氣接觸,所以考古人員只是揭開了塑料布一角,給記者看了兩套車馬露出地面的半個車輪以及結構完整的漆器木傘蓋。看著眼前的情景,考古專家感到兩難。“目前,最好的辦法是運回博物館,但移動一點就會造成損毀,就地保護吧,又苦于現場沒有恒溫恒濕的設備。也就是說,保存文物比挖掘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