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下午,青島海底世界海洋科普俱樂部1月主題活動在海洋課堂舉行,初級班的小會員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深入學習了節肢動物的知識,并觀察了常見節肢動物門代表——蝦蛄。
????下午15點30分,小會員們齊聚青島海底世界海洋課堂,圍坐在一起,共同分享寒假計劃。課程一如既往的在復習回顧中開始,小會員們齊聲回答老師的提問,鞏固對知識的掌握。
????隨后老師圍繞本次活動主題——節肢動物門展開了形象生動的講解。老師以螃蟹為代表講解了雌雄分辨、成長等相關知識。特別是對節肢動物成長過程中的蛻殼現象,老師播放了巨鰲蟹在海底世界蛻殼的影像資料。小會員們瞪大眼睛,看著屏幕,連連發出疑問“為什么蛻殼后的巨鰲蟹比原來的殼大了那么多?”老師稱贊了小會員們的細致的觀察,也以此引出了節肢動物成長與再生。對寄居蟹的講解中,關于寄居蟹和海葵,小會員們又學習了一個新的名詞——共生。
????在大量圖片資料和老師淵博的知識中,小會員們認識了大海深處多種多樣的節肢動物,發出嘖嘖驚嘆,感嘆海洋的博大精深。將海葵放在蟹螯上的拳擊蟹、肥肥胖胖的饅頭蟹、能夠發出聲音的樂隊蝦、和小丑魚有幾分相像的小丑蝦、能夠清潔的醫生蝦、惟妙惟肖的偽裝蝦……千奇百怪的節肢動物深深的吸引了小會員們。
實驗現場 ????在圖片影響資料不能滿足小會員的求知欲望的時候,老師們帶領著小會員們觀察了節肢動物門的又一代表——蝦蛄,對蝦蛄的外部形態及雌雄鑒別進行了“實戰演練”。小會員們自己動手,細致觀察,重新認識我們所熟悉的“蝦虎”,發現原來科學就在身邊,需要的是我們不斷的發現與開拓,認識與學習。
????課程結束了,小會員們意猶未盡,期待著虎年的第一堂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