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靠轉方式,由原先單一依賴鐘表經營,轉向“雙主業”發展,生產方式也轉為“兩頭在內,中間在外”;二靠調結構,放棄低端市場,全力開拓中、高端市場。 ????往上看,是有著上百年歷史、聲名顯赫的進口品牌;往下看,是仿冒名牌、每塊最低幾十元的山寨手表。時下的國內品牌手表,正處于兩面夾擊的境地,生存何其難也。然而,我市有50余年歷史的老品牌“金錨”歷經起伏,如今不但生存下來,而且生存得不錯,在國內 ????上世紀末,“金錨”由于體制、機制等原因,曾被迫停產,而從2001年青島紫信實業公司組建以來,“金錨”在激烈競爭中重新煥發青春,其成功之道是什么?前日,該公司副總經理姚如寧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金錨”重生,一靠轉方式,由原先單一依賴鐘表經營,轉向“雙主業”發展,生產方式也轉為“兩頭在內,中間在外”;二靠調結構,放棄低端市場,全力開拓中、高端市場。 ????放棄中間環節專注產品研發和品牌推廣 ????與所有困難企業一樣,青島紫信9年前面對的是生銹的機床、破舊的廠房以及巨額債務和數千下崗職工,在此背景下,該公司經過百般斟酌,選擇了“雙主業”發展方式,即由鐘表生產經營作為唯一的經濟支柱,轉變為品牌經濟、樓宇經濟“雙主業”發展,對老廠房實施改造,引進電子、印刷、酒店、商貿等企業入駐,形成了年收入近2億元的綜合性園區,由此解決了經年累積的債務和職工安置問題,為“金錨”這一老品牌的重振創造了條件。 ????而自從邁出轉方式的第一步,青島紫信就再也沒有停歇。姚如寧告訴記者,手表生產在機械制造行業中具有一定獨特性,它在工藝上技術含量較高,但在制造過程中工序多、投入大,占用很高的原料和勞動力成本,于是,青島紫信決定,不再像以前那樣介入手表生產經營的全部環節,而是采用“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生產方式,由自己負責產品的設計、研發和市場的拓展、服務,而把中間的生產環節交給其他加工企業。“這樣做,不僅使每年的成本降低30%左右,而且使企業得以將全部精力放在產品研發和品牌推廣上。 ” ????與此同時,青島紫信還轉變銷售方式,由過去通過商業部門、賣場銷售,改為地域性直銷加門市專營的方式,同時建立網上商城、網店,將新產品直接推向市場,減少了中間環節,同時迅速獲得市場信息,使“金錨”的研制與銷售做到多品種、小批量、無庫存,從而在市場夾縫中找到了生存空間。 ????放棄低端產品進軍中高端和奢侈品市場 ????經過數百年發展,手表單純的計時功能已經弱化,而成為人們的裝飾品甚至收藏品,因此,手表產品要想成為知名品牌,其惟一的出路在于進入中、高端市場,樹立品牌形象,才能獲得高附加值。認識到這一點,青島紫信推動“金錨”手表復出時,提出打造“科技金錨”,放棄低端產品的生產,全力研發設計中、高端產品,并在去年向奢侈品市場進軍。 ????姚如寧向記者介紹,自2001年以來,青島紫信的科技投入平均每年遞增20%,在50余年技術積淀的基礎上,組建了新的研發中心,并積極與科研機構合作開發,瞄準市場需求和潛在需求,做到沒有新的功能不投向市場,沒有新的技術含量不投向市場,不是新的外觀設計不投向市場,依靠新品種、新功能產品在中高端市場上獨辟蹊徑。 ????幾年來,青島紫信先后推出了全鋼六針U盤手表、脈搏手表、情緒智能手表、電波鐘表等一系列高端新產品,其中,2006年推出的光驅動手表使用無污染的光源作為能源,用高科技技術將光能轉變成電能并儲存在充電電池中,以供給機芯能量,是典型的“低碳產品”。去年,該公司又利用藍寶石夾板手表機芯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北京手表廠合作開發出國內首創的藍寶石夾板雙陀飛輪金表,一舉打入奢侈品市場。 ????在“金錨”成功復出的同時,青島紫信還積極向相關產業的高科技領域延伸。目前,該公司利用世界前沿的精密機床設備和工藝技術,為瑞士、香港等地生產手表配件和加工精密零部件,產品涉及電子信息、儀器儀表、軍工等行業,形成了年產1200萬只石英手表、60萬套自動表零件、3億只IT產業高精密零件的能力。 國內品牌手表的出路 ????看看時下的國內手表行業,又是一個土壤肥沃、品牌荒蕪的怪圈。 ????來自有關部門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的手表產量已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但在國內手表市場上,國外品牌的銷售額卻占總銷售額的70%以上,國產手表銷售額不到三成。與此相并存的,則是國內低端、仿冒手表充斥市場,產能大量過剩。 ????那么,國內品牌手表的出路在哪里? ????時至今日,手表已不僅僅是計時工具,而是變成了富有個性和時尚元素的首飾甚至是收藏品,因此,手表產品要想占領市場,必須向中、高端邁進,而在高端領域,國內品牌與瑞士那些經過一、二百年品牌積淀的名表相比,顯然沒有優勢。然而,面對國內龐大的消費群體,國內品牌手表卻可在中端市場首先找到位置。 ????有數據表明,定價2000元-6000元左右的中端手表,已成為國內手表市場的主流產品。像青島紫信這樣有著數十年工藝技術基礎的企業,在產品質量上與一些國際品牌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假如它們在研發設計、品牌推廣上持續努力,至少在中端市場上可以分得一杯羹。 ????而在將來,當國內品牌手表在中端市場上站穩腳跟后,完全有可能與國際名牌一較高下。當然,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國內企業必須摒棄市場短視,像瑞士那些鐘表家族企業一樣,專心致志地將一個產品打磨成藝術品,否則,一切仍將是夢幻泡影。 林 剛 |
上一篇:微博 號碼跟院領導相近常收行賄短信 哪家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