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案干警在審訊“323”系列案首個犯罪嫌疑人李中杰 ■2009年3月23日,浙江省嘉興市檢察院成立了“323”系列職務犯罪案件領導小組,截至目前,共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38件46人,涉案金額高達1.04億余元,4名處級干部、20多名科級干部落馬; ■早在2005年,嘉興市檢察院就承擔了高檢院《構建偵查一體化機制及立法問題研究》課題,并不斷摸索實踐; ■“偵查一體化”機制的運用不只在偵查階段,而是貫穿于辦案全過程,嘉興市兩級檢察院50多名反貪、反瀆辦案干警,統一管理線索、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確保反貪與反瀆工作實現“雙贏”。 在浙江嘉興,說起檢察機關2009年查辦的“323”職務犯罪窩串案,幾乎家喻戶曉。檢察機關在辦理這起窩串案中共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38件46人,涉案金額高達1.04億余元,4名處級干部、20多名科級干部落馬,在當地影響之大、涉案人員之多、分布領域之廣、犯罪金額之大、犯罪手段之特殊、辦案難度之大,都堪稱嘉興撤地建市以來查處的職務犯罪案件之“最”。截至目前,涉案的46人全部被起訴,其中37人被判刑。 辦案中,嘉興市兩級檢察機關從貪污受賄線索入手,深挖瀆職侵權案件,實現了反貪反瀆辦案“雙贏”。“‘323’案件的順利查處,得益于嘉興市檢察機關對‘偵查一體化’機制的研究和運用。”時任嘉興市檢察院檢察長,現任浙江省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的王祺國說,雖然這批案件偵查已經結束近半年,那場難忘的戰斗仿佛就在眼前。 今年初,因辦理“323”案有功,嘉興市兩級檢察機關有4個集體和個人被浙江省檢察院記二等功。前不久,浙江省檢察院又專門發文,推廣嘉興市檢察機關“323”辦案經驗。 “嘉興市檢察院一直注重‘偵查一體化’機制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早在2005年就承擔了高檢院《構建偵查一體化機制及立法問題研究》課題,并在隨后的工作中不斷摸索實踐,這一次是難得的實戰大檢驗。”王祺國介紹說。 在浙江,地處杭州灣北岸的平湖市地理位置優越,灘涂資源豐富,有著“金平湖”之稱。孫中山曾在當年的《建國方略》中提出,要在平湖的乍浦沿海建設“東方大港”宏偉設想。2001年7月,浙江省嘉興市設立嘉興港區管委會,統一領導嘉興港務局、乍浦經濟開發區和乍浦鎮。 隨后,原在乍浦鎮任職的一些官員有的進入港區管委會另謀要職,有的則下海經商。經過幾年的發展,嘉興港建成為包括獨山港區、乍浦港區和海鹽港區的浙北重要出海口。 “嘉興港區管委會副主任李中杰有大量資產來源不明!”從2008年8月開始,嘉興市紀檢部門和檢察機關相繼接到群眾舉報。李中杰就這樣進入了檢察院的視線。依靠群眾提供的一些零星線索,嘉興市檢察院開始在港區相關人員中摸排。“李中杰擁有多處房產、大量股票,這些與他們夫妻收入完全不符。”辦案干警經過半年多的偵查,發現了李中杰的異常。 通過扎實、秘密地初查和縝密地分析,2009年3月23日,嘉興市檢察院決定對李中杰立案偵查。辦案人員從李中杰的一個股票賬戶入手,對他發起“閃電戰”,在極短的時間內先后成功突破了至少6名重點行賄人。李中杰到案后,不但交代了在任平湖市乍浦鎮鎮長、黨委書記,嘉興市港區管委會副主任期間收受巨額賄賂的犯罪事實,還提供了平湖市原政協主席郭躍榮和平湖市水利局原局長全保華涉嫌巨額受賄的犯罪線索。與此同時,幾個關鍵的“頭面”人物也逐漸浮出水面。 “老鼠咬尾巴,一個接一個”,檢察干警結合前期的摸排和線索分析,發現這些看似一起起孤立的受賄個案,背后其實藏著一個大窩案。2009年3月23日,嘉興市檢察院成立了由檢察長王祺國任組長的“323”系列職務犯罪案件領導小組,集中嘉興市檢察院及南湖區、平湖市、海鹽縣、桐鄉市4個基層檢察院的50多名反貪、反瀆辦案力量,當晚進行了戰前總動員。隨后,這50多名干警在家人和親友面前突然“集體蒸發”,投入到“323”案件偵查中。 “大多數涉案人在嘉興港區、平湖市兩地的城建、土地、房產等領域跨地區、跨部門任職,他們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檢察干警經過仔細分析后,形成了從行賄人到受賄人,再到新的行賄人,再到新的受賄人的“滾雪球效應”,由原來一條孤立的案件線索,逐漸牽出一起涉案人數達46人的職務犯罪窩串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