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未來機器人“握手”,自己動手現場完成“身邊的100個小實驗”,用木藝機床做一個“海寶”帶回家……昨日,萬名島城中小學生和家長冒雨趕往奧帆博物館,參加青島市首屆中小學生科技節暨科技成果展。 ????機器人“列隊”展本領 ????青島市少年科學院“列隊”展出了十余個由中小學生設計制作的機器人,它們本領各異,有的機器人能模仿各種昆蟲“行走”,有的能完成爬行、升降等簡單動作。即墨實踐基地 ????“小木工”現場做“海寶” ????在木藝制作室,孩子們手拿印有海寶形象的木方塊,在木藝機床上認真地制作。有的孩子先將海寶的輪廓銑出來,然后再進行耐心地摳挖將多余的部分去除掉;有的孩子則沿著海寶的邊緣仔細地打磨,兩只靈活的小手左右翻飛。記者在現場看到,由于年齡和平日經驗的不同,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有明顯差距,有的孩子用1小時就完成了生動形象的小海寶,有的孩子用了2個小時還沒完成。據介紹,木藝制作和100個小實驗這兩個環節是此次科技節特設環節,旨在讓孩子們通過現場體驗、動手操作,拉近和科技的距離。 ????孩子設計未來環保先行 ????在島城12個區市的科技教育成果展臺上,百余件由全市中小學生設計制作的小發明最受青睞,許多小發明都以環保為主題,比如太陽能風扇、太陽能小車等。“下雨時位于屋頂的儲水池可以蓄積雨水,然后通過生態屋頂流入儲水池。另外,這里的景觀、花壇都鋪設過濾網,把過剩的水儲存到地下水池,這樣就能實現循環利用了。 ”鎮江路小學設計的“水循環生態家園”展示了他們對于環保的理解和實踐。嶗山區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劉牧青和辛悅昕則當上了 “環保地球志愿者”,他們穿著由廢舊材料制成的“環保服”,手提小籃穿梭于人群中,收集觀眾對于環保的愿望。在孩子們的想象中,垂直綠化、太陽能觀光塔、水陸兩用觀光自行車都是未來的城市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