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牌自行車銷售點
二十余年的戰亂遲滯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瓦烏作為南部蘇丹最大城市之一,卻找不到一條水泥甚至沙石道路,到處是凸凹不平、積塵遍布、隨風飛揚的土質道路,大街上蹣跚而行的幾輛汽車仿佛給瓦烏帶來一絲現代氣息,那都是聯合國機構和當地政府機關、富人才有的,而在國內漸漸淡出人們生活的加重型鳳凰自行車在瓦烏卻大行其道、隨處可見,成為普通百姓最寶貴的財產和最便捷實用的生產生活
工具。走進當地民居,幾根木樁搭起的簡陋窩棚,一張地鋪、幾個瓦罐和泥堆里翻滾的孩童旁邊大多橫放著一輛鳳凰車。雖然戰亂洗滌著貧窮困苦的生活,但卻無法改變人們對美的樸素向往,這里的每輛鳳凰自行車都被主人寵愛有加打扮得漂亮異常:車把上無一例外都有一兩束紅紅綠綠的塑料花,前后車輪的輻條上也纏繞著鮮艷的彩條,雖然早被漫天的紅塵和強烈的光照暗淡了原來的顏色,但在這個灰色的世界里還是不時亮麗著人們的視線。車把左右兩側甚至還裝有锃光發亮的后望鏡,有的還在車前輪上方裝有車燈,后輪上裝有簡易的發電裝置。任務區內,隨處可見身著不同軍裝的武裝人員將槍枝橫放于鳳凰車把進出營區、穿梭街道,年邁的賣炭老人用鳳凰馱著沉重的木炭歪歪斜斜從偏遠的鄉下艱難地趕往市區,勤勞的小販汗流浹背地用鳳凰載著各類貨物推行在鄉間小道,將貨物由市區載往四面八方,頑皮的孩童橫跨鳳凰車上,夸張地追隨著過往汽車,仿佛在努力追趕著現代生活的氣息……鳳凰車見證著人們的艱辛與勤勞,見證著人們對美好明天的憧憬與向往,見證著人們用汗水努力醫治戰爭創傷、建設美好生活永不停歇的堅實步伐。
見到我們,他們都會熱情地打招呼:“Salam Alekum(蘇丹語:你好)”一邊說一邊指著鳳凰向我們炫耀:“China! Feng Huang!”當我向他們解釋,在中國鳳凰是百鳥之王、是不死的神鳥、每五百年浴火重生、象征好運與吉祥時,他們都會喜形于色,發出嘖嘖驚嘆。確實,在這個飽經戰亂、災難深重的國度里,人們渴望和平,向往自由,期盼著幸福與安寧,而來自中國的藍盔戰士何嘗不是遙遠東方國度的“鳳凰”?何嘗不在用自己的辛勤努力與無私奉獻幫助他們實現戰火后的重生?唯愿“中國鳳凰”幫助他們實現和平夢想,帶給他們吉祥與好運,留下自由與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