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模需要不斷的創新、永遠地創新,不然只能是“昨日的勞模”;勞模應做好“市場一兵”,勞模應和著共和國的節拍“跳動”……在昨日舉行的“青島驕傲——我們與共和國同行”勞模代表座談會上,經過51萬人次參與投票、從119位青島市全國勞模中選出的18位勞模代表,從不同角度抒發了與共和國同行的自豪與驕傲,讓“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在碰撞中更加熠熠生輝。 勞模應“永遠創新” 張瑞敏??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 海爾的創業史,反映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家電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中國市場走向全球市場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名共和國的同齡人,我深深感到時代賦予了海爾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海爾”。 勞模需要不斷地創新、永遠的創新,不然只能是“昨日的勞模”。目前社會已經進入了互聯網和“云計算”時代,新時代勞模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地挑戰、超越自我,為社會作出新的貢獻。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海爾要深入推進信息化流程再造,建立創新體系,以實現海爾的可持續發展。 永做“市場一兵” 汪?海??青島雙星集團總裁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回顧雙星的發展歷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改革開放催生了雙星的發展。換句話說,沒有中國走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之舉,就沒有雙星這個民族品牌的形成、發展和壯大。 作為勞模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敢為天下先,雙星在國有企業中率先打破統配統銷,率先由二產轉三產,率先實行國有民營……雙星在發展過程中最早進入市場,干了許多超前的事情,一步一步跟著市場走、圍著市場轉、隨著市場變,發展出了一個大雙星。作為一名勞模,我愿永遠在市場上“奔波”,永遠做市場上的一名列兵。 挺起工人階級脊梁 常德傳??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 解放前,青島港年吞吐量是72萬噸,去年這一數據達到了3億噸,成為世界第七大港口。 60年來青島港口總資產由1978年的1.8億元增值裂變到去年的217億元,為國家創造了200多億元優良資產。港口通過能力由萬噸級擴大到30萬噸級的巨輪可以自由進出,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 解放前青島碼頭工人的生活是“風餐露宿”,新中國的成立給了青島港新的生命。“工人偉大,勞動光榮”,青島港碼頭工人用自己的雙手挺起了工人階級的脊梁,振超團隊8次刷新了集裝箱裝卸世界最高紀錄,孫波團隊10次刷新了鐵礦石裝卸世界最高紀錄,打造出了一支金牌團隊。 合著祖國節拍跳動 胡諒倫??青島廣源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集團公司迅速發展的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成功的企業一定是一個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企業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回報他人和社會。這些年來,我公司不但注重經濟績效,更認真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以仁愛回報社會,關注弱勢群體,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一份力量。 60年來,我們事業前進的每一個腳步,都是在共和國旗幟的引導下邁進的,我們心臟的每一下跳動,都合著共和國的節拍。我作為一名勞模,不僅要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者和發展者,更要成為社會穩定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促進者。站在新起點上,我要帶領職工二次創業,更加努力地為共和國富強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努力實現共同富裕 胡崇進??即墨市西北關村黨支部書記 改革開放前,西北關村是遠近聞名的貧窮村。改革開放后,我村搶抓機遇,壯大集體經濟、保障改善民生,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之路。 近年來,我村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投資1億元建起了龍泉鶴山工貿集團工業基地,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640萬元。2008年,我村已有各類企業28家,其中外資企業12家,注冊外資26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00萬美元,全村固定資產達5億元。 在聚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傾情服務民生,先后投資400萬元,建設了占地30畝設施一流的通濟小學;先后投資2700萬元,建設了可容納400多名老人的現代化敬老院——墨香苑老年公寓,凡本村65歲以上老人全部免費入住。 根在“這片熱土” 周厚健??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們只有通過更加努力的工作,讓海信經營發展得更好,以此來回報島城的厚愛:有更多的技術成果突破,不斷推動產業進步,讓島城市民能夠有精美的產品來選擇,同時為島城慈善和教育事業做點實實在在的工作。 海信發展已經歷了40個年頭,在這40年里,企業發展每一步都感受著島城人民給予的鼓勵和關愛。我們很清楚地認識到:海信的根在青島,葉在全球,無論這棵樹的枝蔓怎樣參天,都得益于青島這塊熱土給予的源源不斷的營養和鼓勵。我們會繼續盡企業所能來表達“綠葉對根的深情”。 見證事業發展壯大 劉琪華?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所從事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粗放管理型到集約科學型的轉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共和國發展進程。 我是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剛剛邁向正規時走到交警戰線的,可以說,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發展壯大的歷程,也是共和國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國家的綜合國力提升了,作為我們管理部門的發展空間就更大了,管理的理念、手段、效率也就有了更大的提升。我們服務人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本領才會更強,才能為國家的強盛、社會的和諧穩定作出更大的貢獻。 火熱之心忘我勞動 李風英??青島國棉六廠退休工人 1945年6月,不到13歲的我因生活所迫進入青島華新紗廠當童工,1946年7月又到青島中紡六廠上班,受盡了舊社會的壓榨和剝削。新中國成立后,我以一顆火熱的心和忘我的勞動熱情,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多織布、織好布。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1954年3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6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在新中國即將迎來60華誕的大喜日子,黨和人民始終惦記著我們這些老勞模,各級組織一直關懷著我們,給了我們很高的榮譽和待遇。撫今追昔,深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為目標不懈努力 郭健??青島市經貿委蔬菜辦主任 “追求目標,不懈努力”,加快創新,全力創建“全國食品最安全城市”。奧帆賽期間,我們采用食品安全控制新技術,為重點企業、專用車輛實行遠程視頻監控和GPS定位監控系統,改造了企業冷庫,安裝了13臺食品冷藏集裝箱,配置了16部專用冷鏈運輸車輛,徹底解決了奧帆中心餐飲服務商冷藏設施不足的問題。同時,我們加快“菜籃子”和食品安全工作創新,我市先后被商務部等13部委命名為“全國三綠工程”示范城市和樣板城市。 奧運期間,協調各級各部門實施重點區域拉網檢查、重點單位駐點監控、重點食品逢進必檢,有力地保障了全市食品安全運行穩定有序可控。 做致富的“領頭雁” 袁秩民??城陽區城陽村社區黨委書記 社區所屬的青島市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是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全國首批四個“綠色樣板批發市場”之一,2008年實現交易額119.3億元,位居“全國農產品綜合批發十強市場”前列。市場的繁榮發展,進一步加速了農副產品流通,切實增加了農民收入。此外,社區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充分利用舊村改造騰出土地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等服務業態,不斷帶領社區居民走上富裕之路。 作為一名勞模,應該堅持富民優先精神,以情系社區、關注民生為工作重點,帶領廣大群眾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當好“精神標桿” 楊偉程??琴島律師事務所主任? 2000年4月,我作為一名律師,新社會階層的一員,當選全國勞模,進京接受表彰。這體現了黨和人民對律師從事的法律服務勞動本質的認可。 隨著勞動概念外延的伸展,勞模的職業、階層也日趨多元化,從建國初基本上是滿手老繭的普通工人、農民,到如今出現了職業“白領”、文體“明星”、教授院士以及民營企業家等“非公人士”。這表明,只要在各自的行業對國家和人民作出突出貢獻、被社會廣泛認可的人,都可成為勞模。勞模必須與時俱進,不僅當好新中國勞動者的精神標桿,還要在血液中“流淌”著社會責任。 個人祖國脈搏相扣 陳玉蘭??即發集團董事長? 六十年來,我親歷了共和國從誕生到成長壯大所走過的每一個足跡,我看到了共和國從一窮二白到繁榮昌盛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即發在國家“一五”期間成立,從做發制品加工起步,經過54年的創業、創新和創牌實踐,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的創新發展,逐步實現了從發制品向針織品的跨越,完成了由針織品向梭織品的延伸。 多年來,即發每一個投資決策,都與共和國的宏觀調控政策息息相關;即發每一個項目的落實,都與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密切關聯。因此,我感覺無論是我個人,還是即發這個企業,始終都與共和國的發展脈搏緊緊相扣。 平凡崗位非凡業績 王友青??四八零八廠退休工人 “進了軍工廠,就是半個兵”。在任務面前,軍工企業的職工就像一名真正的戰士那樣,?堅決執行命令,想方設法完成任務,不打半點折扣。軍工戰士也要隨時犧牲個人利益,要有軍人的那種獻身精神。幾十年來,?我們只要聽到上級的命令,一拿起工具就出發,到軍港碼頭或停泊在海上的艦艇上,執行各項修理任務,有時忙到凌晨兩三點才回家,有時連續幾天不回家。 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其實都能作出一番不平凡的成績,只要他有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刻苦鉆研,勇攀高峰的精神。 將事業進行到底 孫思文?青島市海慈醫院醫生 我是人民的醫生,堅持以白求恩同志為榜樣,全心全意、救死扶傷是自己的神圣義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一身正氣、一塵不染、一流技術、一生奉獻”是自己的座右銘。“對得起黨和人民的培養、對得起病人的信任、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是自己要求身邊醫生們必須做到的起碼標準,而對自己還要加上兩條:“只要對病人有利的,別人不愿意干的,自己要帶頭去干;對病人無益的,別人能干的,自己決不能干。因為自己是共產黨員!” “現在幾乎任何事都可以用錢來衡量,唯有人格例外。行醫先做人,心正德才高,德高技才好,”這是自己常說的口頭禪。作為一名年過花甲的全國勞模,我將會把全心全意、救死扶傷、奉獻一生的事業進行到底。 勞模精神薪火相傳 張蓉??青島公交集團職工 新中國六十年輝煌歷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途上,涌現出王崇倫、郝建秀、許振超等一代又一代優秀勞動者先進典型,由此也擦亮了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名稱——勞動模范。 我慶幸走進了公交這片沃土,我把對祖國的熱愛融入到對崗位的熱愛、對乘客的熱愛之中。在熟悉、親切的車廂,在這個溫馨的乘客之家里,在這個明亮的城市窗口中,我與來自各行各業的窗口朝夕相處,我與美麗的青島相伴成長,我與偉大的共和國同行。如何跟上共和國前進的步伐,如何適應飛速發展的形勢就成為一代代老勞模、新勞模的共同課題,我們任重道遠,我們薪火相傳! 勞模永不“退休” 孫中來??原四方機車車輛廠班長 我在工作中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但黨和人民卻給了這么高的榮譽,我感到受之有愧。 1958年,我進入鐵道部四方機車車輛廠,幾十年來,我親眼目睹了工廠的建設和發展。四方機廠為我國鐵路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我國設計制造出第一臺蒸汽機車和第一臺內燃機車,為毛主席設計制造出第一輛公務車。改革開放三十年,工廠發展得更加迅速,現在企業已成為我國機車車輛重要生產基地。設計制造出我國第一臺“和諧號”動車組,使我國鐵路快速運輸進入現代化。 我已經從工廠退休,但勞模永遠不會“退休”,在社區新的崗位上,我還要作出一點新貢獻。 鋪下身子精心耕種 紀玉君??喜盈門集團董事長 “我是農民的兒子,我要鋪下身子把企業當土地精心耕種”。多年來,就是這個信念一直支持我,不斷實施“科技興企、項目帶動”戰略,以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企業實現了由“量”到“質”的蛻變。 沒有危機意識的企業家絕不是一個“現代”的企業家——企業只有不斷走出自我、超越自我,才能不斷壯大,立于不敗之地,作為一個勞模也是這樣。現代市場競爭中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企業的幸與不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帶頭人,看他能不能?“一身正氣、謙遜溫和、艱苦奮斗、永不滿足”。我把這16個字評語當做不斷攀登的階梯。 時代勞模永不服輸 邵立芬??原嶗山百貨大樓董事長 “你要實現人生價值,就要為社會創造價值”,作為一個勞模更應該是這樣。我給自己訂了5個字的行為規范:時刻牢記一個“責”字,牢固樹立一個“敢”字,合理使用一個“權”字,堅決去掉一個“私”字,永遠堅持一個“嚴”字。 作為一名勞模,應該具有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把眼光投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不斷壯大企業實力、實施可持續發展這一遠大戰略。作為一名勞模還應該敢為人先,積極嘗試新機制,開拓新領域,不斷實現經營思想的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