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以來,常常收看央視體育新聞的體育迷一定會感到別扭——“NBA”“CBA”“F1”這類耳熟能詳的英文名稱通通被“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中國男子籃球聯賽”“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等中文全稱所取代……這確實不是愚人節玩笑,記者昨日證實,央視等媒體已經接到有關部門下發的通知,要求在今后的電視轉播中盡量屏蔽英文縮略詞,而是使用賽事的中文全稱。目前,包括央視、北京電視臺在內的多檔體育新聞已經就此對節 ????“不是所有觀眾都懂‘NBA’” ????昨日,記者電話聯系到央視體育頻道總監江和平,他向記者證實,“上周確實已經收到這樣的通知,要求主持人口播、記者采訪和字幕中,盡可能避免使用外語縮略詞。如果要使用也只能加‘括號’與中文全稱一起使用。”江和平介紹,不僅僅是體育頻道要執行這個通知,整個央視所有頻道都要執行,“除了體育領域以外,例如 GDP、WTO、CPI這類縮寫也在禁止使用的范圍內。”與此同時,有些主持人在轉播中經常會不時蹦出幾個英語單詞,這種行為也在此次通知內予以明令禁止。 ????記者觀察到,央視體育頻道近日已經在NBA和CBA轉播、新聞播報中進行了修正,不過仍然有播音員會念出了“NBA”,同步字幕的提示欄中也還有“NBA常規賽”的字樣。對于這樣的改變對電視節目產生的影響,江和平認為“目前看來,對于體育賽事轉播、新聞播報等節目沒有任何影響,只需要主持人、記者稍加注意就行。” ????江和平還向記者介紹,“在此前央視也對觀眾進行過調查,調查顯示,有很大一部分觀眾并不知道 ‘NBA’到底是什么,或者‘NBA’對于他們來說僅限于‘籃球’的概念,CBA、F1等同樣是如此。我認為這種規范行為不僅不會對觀眾的收看習慣產生影響,反而會幫助更多的觀眾理解認識這類賽事。” ????主持人于嘉:我還是挺適應的 ????對于新規定,感受最深的要數體育頻道 NBA解說員于嘉。昨日,在接受采訪時,于嘉表示,“這個規定我還挺適應。”據他介紹,在主持人中很早就得知了這一規定,“在比賽轉播時,我們也進行了落實。實際上,解說員和記者在比賽轉播中規避起來也比較簡單,基本上只是在節目一開始說上一句,其余時間也不會總使用NBA和CBA。這樣的改變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我還是挺適應的。” ????而著名體育解說員孫正平則更詳細地介紹了目前工作中的改變,他說,“在口播新聞中,雖然要求盡量避免英文縮略詞,但對于播音員和觀眾來說,這樣的改變一時半會可能還不能適應,因此會在說完NBA之后加上美國國家籃球協會男子職業聯賽、在CBA之后要加上中國籃球協會男子職業聯賽。至于滾動字幕,目前還是會出現英文縮寫,畢竟這些都是約定俗成的。” ????專家觀點 ????俄羅斯等國早已如此 ????對于央視等媒體屏蔽英文縮略詞,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謝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的舉措在國外早已不是新鮮事,例如俄羅斯媒體,早已在電視臺和報紙上全面禁止出現外語單詞。” ????他向記者介紹,“在俄羅斯,俄語對于每個公民來說都是最優雅、最純凈的語言。強烈的民族自尊也讓他們拒絕在各類媒體上出現外語。這是捍衛民族語言純潔、維護媒體用語統一的體現。”而對于國內媒體的此次改變,在他看來也會起到相同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