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 日,記者來到膠南市張家樓鎮九龍潭生態園采訪時看到,黑松、側柏所形成的防風墻內,是茂盛的綠色茶園,在煦暖春風的呵護下,經受凍害后的茶樹正逐漸返青…… ????“這里膠南綠茶的優質生態茶基地之一,總面積 400畝。”膠南市農業局茶葉站站長、茶學碩士張續周說:“說其優質生態,主要是采取了復合生態化模式栽培,以黑松、側柏為主在茶園地塊四周和茶園內營造防風墻,每八九行茶樹,就有一道防風墻。以銀杏、杜仲為主,每四五行茶樹,就栽種了一行遮蔭樹。” ????他介紹,露天茶園,實行茶林結合,立體種植,防風護茶,有利于改善生態,長勢比較好,抗災害性強。去年至今,由于凍害性天氣較多,茶樹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災害影響,一般要減產二三成,相對于沒有實行茶林結合栽培的茶園來講,受災情況就輕一些。 ????在茶樹的種植方式上,生態茶基地采取了客土培園雙行密植方式。在茶樹底部,覆蓋了花生皮、稻草等有機質肥料,減輕了病蟲害的發生。 ????對于這種復合生態化模式栽培的好處,張家樓鎮上疃村茶農王增祥深有體會,這位從1993年開始種茶的老茶農說:“如果沒有這種技術,減產至少三成以上。” ????膠南市是我國“南茶北引”最為成功的地區之一,所產茶葉具有“葉片厚、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的風味特色。在連續四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活動中,膠南綠茶獲獎產品達 84個,其中金獎9個;在日本靜岡舉行的世界綠茶評比中,膠南綠茶獲世界特別金獎,這是山東“南茶北引”以來獲得的首個世界金獎。 ????成就“膠南綠茶”品牌是膠南市幾代種茶人的一個夢想。近三年來,膠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茶葉產業發展,出臺一系列鼓勵措施,以“膠南綠茶”公用品牌為出發點,積極構建市場營銷網絡,推介“膠南綠茶”品牌,打造出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場認同度的精品名茶,帶動了茶葉產業新的發展機遇。膠南茶園面積、產量和產值在全市乃至全省表現出相對的規模優勢。 2009 年全市茶園面積達6.83 萬畝,其中投產茶園面積 4.72 萬畝,年產干茶2280噸,實現總產值 2.7億元。 ????圍繞“膠南綠茶”,膠南還提出了三年內打造全省一流茶葉品牌的戰略構想,通過優化品種結構,建設一流茶葉基地;改進加工工藝,打造一流茶葉品質;強化營銷推介,塑造一流茶葉品牌;加大扶持力度,營造一流發展環境,振興膠南綠茶雄風。 ????張續周說,打造“膠南綠茶”品牌是一個長期工程。一方面膠南市積極申報了“膠南綠茶”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和膠南綠茶產地證明商標,規范共用品牌授權使用規則和原產地產品保護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將采取“統一標準、共用品牌、龍頭帶動、文化塑造、市場運作”的方式,提升膠南綠茶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去年年底,膠南市的‘膠南綠茶’順利通過專家評審,獲得農業部地理標志保護認定。這是膠南市首個獲得通過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的農產品。同時也標志著膠南綠茶有了護身符。”張續周表示,膠南市將按照“積極擴大種植面積、主攻質量品牌”的思路,采取“ 統一標準、共用品牌、龍頭帶動、文化塑造、市場運作”的方式,有效整合全市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等資源,全力提升綠茶產業,打造全省一流茶葉品牌。(薄克國 劉濤) |
上一篇:膠南海青東河橋預計5月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