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我們高興地邀請到溫家寶總理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F在請總理講話。 [溫家寶]:記者朋友們,大家好。過去的兩年我們是在極其困難條件下走過來的。 人民是用堅實的步伐走過了不平坦的道路,這將會在歷史上留下印跡。 今后幾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滿荊棘,但是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條古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動搖。 但同時我們要堅定信心,華山再高,頂有過路。解決困難唯一的辦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們自己的努力。我深深愛著我的國家,沒有一片土地讓我這樣深情和激動,沒有一條河流讓我這樣沉思和起伏。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我將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現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您好。我想問一個有關中國貨幣政策的問題?,F在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中國經濟迅速實現企穩回升,中國的通貨膨脹也在上漲,幾乎已經達到了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定下的今年通脹保持在3%左右的水平目標。不管外界給中國什么樣的壓力或者對中國的貨幣政策作出什么評論,我想問,讓人民幣升值難道不是符合中國自身利益的一件事嗎? [溫家寶]:第一,我認為人民幣的幣值沒有低估。讓我們看一組數據,去年我們統計了37個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情況,其中有16個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是增長的。就是先生所在的歐盟地區,出口總體下降20.3%,但是對中國的出口只下降15.3%。 如果我舉一個德國的例子,那就是去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多達760億歐元,創歷史最高。美國去年出口下降17%,但是對中國的出口僅下降0.22%。中國已經成為周邊國家包括日本、韓國的出口市場,也成為歐美的出口市場。 第二,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和蔓延期間,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對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是從2005年7月份開始的,到現在人民幣的幣值對美元升值21%,實際有效匯率升值16%。 我這里特別強調指出,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也就是世界經濟極為困難的時期,人民幣并沒有貶值,而實際有效匯率升值14.5%。 在這個期間,2009年,我們的外貿出口下降了16%,但是進口只降低了11%,順差減少了1020億美元。人民幣匯率在國際金融危機蔓延中基本穩定,對世界經濟復蘇起了促進作用。 第三,一國的匯率是由一國的經濟決定的,匯率的變動也是由經濟的綜合情況來決定的。我們主張自由貿易,因為自由貿易不僅使經濟像活水一樣流動,而且給人們帶來和諧與和平。 我們反對各國之間相互指責,甚至用強制的辦法來迫使一國的匯率升值,因為這樣做反而不利于人民幣匯率的改革。 在貿易問題上,我們主張協商,通過平等協商總會找到互贏或者多贏的渠道。 第四,人民幣將繼續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我們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謝謝。 [新華社記者]:總理您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久前對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發展都作出了比較樂觀的預測,但是不少經濟學家卻認為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發展都存在二次探底的風險,甚至認為這種風險不可避免。您在剛剛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用“極為復雜”四個字形容今年我們面對的形勢,請問總理,您怎么看輿論的這種擔心?中國經濟將如何避免出現二次探底的情況?經濟的形勢極為復雜,復雜在哪里?謝謝。 [溫家寶]:經濟復雜,復雜在不確定因素多。我認為,雖然世界經濟出現整體復蘇的形勢,但世界經濟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并沒有完全消除。 一些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還在暴露,金融和財政還存在風險,大宗商品和主要貨幣的匯率不穩定,由于通脹的預期而使一些國家在政策的選擇上產生困難,這些都有可能使經濟復蘇的形勢出現反復,甚至二次探底。 中國的經濟離不開世界,我們雖然出現了經濟的企穩回升,但是我們許多企業的經營狀況還沒有根本好轉,它們主要靠政策的支撐。 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講,是對我們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的沖擊,而調整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要作艱苦的努力。 我們必須堅持把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放在重要位置,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的問題。 中國經濟今年必須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而在這三者之間,我們必須走出一條光明的路子。只有這樣,才可能避免二次探底。 謝謝你。 [美國新聞周刊記者]:您好。有美國官員、分析家以及媒體認為,在去年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代表團表現傲慢,溫家寶總理您本人甚至拒絕參加一個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內的若干國家元首或首腦參加的重要會議,這令與會各方感到失望和吃驚。您對此作何回應?您如何看待哥本哈根進程? [溫家寶]:中國有一句古語,人或加訕,心無疵兮。但畢竟你還給了我一個澄清真相的機會,因此,我首先應該感謝你。去年12月17號,也就是在哥本哈根領導人大會前一天晚上,丹麥女王為各國領導人舉行宴會,就在那次宴會上,我從一位歐洲領導人那里知道那天晚上有一個少數國家參加的會議,他給我拿出了一個單子,上面赫然有中國的名字。但我感到震驚,我沒有接到任何通知。 就在這時,一位新興大國的領導人主動約見我,說有緊急的事情要和我談。他告訴我,他從一位歐洲領導人那里得到通知,說今天晚上有一個會議。我對他講,我沒有得到通知。回到駐地,我緊急召集中方人員進行查詢,確實我們代表團沒有接到通知。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定:第一,向大會秘書處咨詢。第二,請楊外長給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打電話告訴真相。第三,即使沒有接到通知,我們也仍然派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與會。 我想在這里說明,那時奧巴馬總統還沒有抵達哥本哈根。何亞非副部長到達會議,首先代表中國政府代表團表示抗議,并且說“我是不請而來的”。 為什么不通知中國?至今沒有人向我們做任何解釋,至今在我的腦子里還是一個謎團。 你知道,在哥本哈根60個小時,我幾乎沒有休息。我會見了德、英、日等國的領導人,會見了印度、巴西等國的領導人,會見了77國集團、非盟以及小島國的代表。我兩次會見奧巴馬總統,而且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我還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和東道主丹麥首相。中國政府代表團所做的大量工作是有目共睹的。 在哥本哈根會議遇到困難,許多國家領導人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我堅持同各方斡旋,與各國共同努力,最終達成了哥本哈根協議。這個成果是來之不易的,也是在涉及各國重大利益問題上可能取得的最好成果。 哥本哈根會議結束以后,1月份我就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和丹麥首相,堅定地表示,中國高度評價和支持哥本哈根會議決議的立場。就在最近,我們又致函聯合國,表示我們全面支持哥本哈根會議決議的立場,并且申明中國列入支持《哥本哈根協議》的名單國。 為什么總拿中國做文章?我至今不明白。氣候變化問題關系到人類的生存,也關系各國的利益,關系世界的公平和正義。我們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將繼續同世界各國一道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謝謝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