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 ????報復舉報人致其自殺的安徽阜陽市潁泉區“白宮書記”張治安,今年春節前被判死緩。本案的看點,其實并非一個區級“一把手”怎樣利用權勢,將一個舉報其不法行為的正義之士活活整死;司法成為權力囂張的幫兇,讓一個無辜者枉死牢獄之中,才是社會最該反思的痛中之痛。 ????作為張治安“報復陷害舉報人李國福”案的同案犯,潁泉區原檢察長汪成因“報復陷害罪”被判刑6年。張治安由報復舉報人領刑,可謂是罪名適當,罪有應得,因他所陷害者正是揭發他的人;說汪成“報復”則似乎有點言不順、刑不正,因為案前他與李國福毫無瓜葛,八竿子打不到一塊,他沒有加害李國福的動機,“報復”誰呢? ????然而從整個案件看,身為檢察長的汪成確實難脫干系。可以說,沒有汪的“積極迎合,行為主動”,張治安無論怎樣狂妄,如何報復心切,都很難心想事成。他權勢再大,也不可能自己拎著手銬抓人;他可以心血來潮建“白宮”,但他還沒膽造一座監獄關他想關的人。可是有了汪成的積極參與,就變得一切皆有可能:欲抓其人,何患無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于是,國家懲戒罪犯的監獄,就成了張治安打擊異已、陷害忠良的私堂。 ????知情者說,整個案件中,汪只是張治安的一個馬仔。這個稱謂真是太形象、太傳神了。看多了港臺片,就知道馬仔是些什么貨色。鞍前馬后,察言觀色,老大眉頭一皺,馬仔就會大打出手、興風作浪;老大有了什么壞心機,馬仔就會不計后果不擇手段將其變為現實。判決書提到一個細節,由于舉報人被關押期間身患重病,看守所曾向汪成提出變更強制措施,汪不同意,舉報人后自殺。你看,汪成是張治安麾下一個多么合格的馬仔——書記想抓李國福,他就把李與其妻、女婿一起抓起來;想置李國福于死地而后快,他就想方設法往死地逼。 ????在現代社會治理構架中,司法不僅是維護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權力正當運行的預設屏障。司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權力處于健康狀態時充當常鳴警鐘,一旦權力出軌,就及時予以矯正與懲戒。權力與司法,絕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在“白宮書記”案中,不少當地官員居然認為汪成“頗冤”,其所作所為都是“一把手現象”造成的身不由己、被迫而為。這種認識的可怕之處在于,一種顯然被污染、與國家根本制度相悖的政治生態,卻得到執政與司法部門相當普遍的認可。 ????這樣的認可,曾不時被事實所印證。原河北省書記程維高,對舉報自己的記者想抓就抓,想判多少年就判多年,司法部門的作用就是按需列罪,讓書記心滿意足。河南舞鋼市干部呂凈一舉報市委書記,不僅招至黑道追殺,還被檢察機關以涉嫌貪污立案查辦。在這些披露的案件中,司法心甘情愿成為權力的馬仔,配合很默契,辦案極賣力,讓一方百姓不能不驟生暗無天日之嘆。 ????當司法成為權力的馬仔,就會結成最無恥的利益聯盟,這種利益的交換與攫取,必以公民合法權益的喪失為代價;就會演繹最邪惡的害人陰謀,滋生最荒唐的枉法悲劇,人們對正義的最后期待,也將因此而遙遙無期。 ????我當然深信,正義的天空不會長久陰云密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論是權高位重的達官貴人,還是位卑身微的黎民蒼生,都不能脫離天道的必然。可是,我心中也同時存有一份強烈的期待:悲劇總是越少越好。而這份期待也必然連著另一種期待:必須反思、必須破解“司法成為權力的馬仔”這個社會病。 |
上一篇:如此酒色之徒何以登上局長寶座
下一篇:“性愛日記”昭示權色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