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就業難為啥還要拼藝考 培養一個藝術生花費十多萬元而就業率卻最低記者調查發現九成考生是因文化課差臨時學藝 ????23 日上午11時30分,在青島六中門前,剛剛考完東華大學色彩基礎,4名男生圍著一個高高瘦瘦的男青年興奮地聊著天,“剛帶這幾個學生的時候,好幾次我都想勸他們別考美術了,現在培養出個藝術生,從備考到畢業一般至少花費15萬元,最后畢了業后,和我這個老師一樣,連份像樣的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近年藝考出現的一種怪現象,考生和家長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選擇呢?記者作了調查。 ????連續考4年一年花5萬 ????“一次兩個月,30節課,學費8000塊錢,兒子已經連考了3年了,這是第4次報這個輔導班了。 ”在北京電影學院上輔導班的青島考生小遲的父親遲先生對記者說。 ????據了解,從小喜歡藝術的小遲最大的理想就是考入北電表演系,有些藝術生為提高成功率,會一口氣報考七八個院校,而小遲參加了4年高考,每次只報考北電和中戲的表演專業。小遲的父親告訴記者,為了學表演,小遲每年的學費、路費、住宿費、伙食費加起來最少有5萬元錢,現如今他一考就是4年,今年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考上,這已經花掉了20多萬元。考生們有的是像小遲這樣苦苦追求自己的藝術理想。也有一些是因為學習成績差,除了藝考沒有更好的選擇。我市一所藝術特長高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每年參加藝術高考的數千名學生中,只有極少數學生確實有藝術特長和愛好,九成以上學生是因文化課成績較差臨時轉學藝術,目的只有一個:花錢買學歷。 ????走出象牙塔畢業就失業 ????今年1月初剛大學畢業的劉怡最近辭掉了一家廣告公司的美術設計工作,辭職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窮,月薪只有900元;二是累,一周只能休一天,還沒有加班費。劉怡畢業于名列全國“八大美院”之一的省外一所美術學院,學的是美術設計專業。“以前總覺得雖然現在藝術生不好找工作,但名校畢業生應該例外,現在看來并不是這樣。 ”劉怡苦笑著對記者說。劉怡大學同班共有32個同學,如今算上她全班居然有21個同學都處于失業狀態。 ????駐青某高校2006級動漫專業學生劉芳告訴記者,當年為能考上大學,父母和老師動員她轉學毫無興趣的美術專業。大學是考上了,但面對如今的就業形勢,劉芳不再為當時的選擇藝考感到慶幸。“當年我的分數也達到了三本線了,如果選一個非藝術類的好專業,現在找工作也不會這樣痛苦。 ”劉芳對記者說。如今,劉芳班里的30多名學生,有就業意向的有十人左右,大都在廣告、新聞及零售企業擔任設計,如今正處于實習期;而其余20多個同學則連實習單位都找不到。 ????畢業求職難轉行辦“私塾” ????前文提到的在青島開畫室招生的“王老師”是2008年從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專業畢業的,雖已畢業近兩年了,但他們班里三十多個學生只有兩個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其他同學大都像他一樣回到了老家求職,多數人至今也沒有找到像樣的工作。后來,“王老師”父母的幾位同事把準備參加藝考的孩子送來請他輔導,他干脆辦起了藝考“私塾”,如今他的輔導班已有近二十名學生。 ????同樣,在小遲所上的藝術輔導班里,有位青島籍老師也曾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學生。這位姓張的老師告訴記者,自己同班同學中,除了少數幸運兒可以得到大制片人的垂青,畢業幾年內就拍到一兩部大制作的電影,多數人都是靠做副導演、給人拍MTV或廣告為生的,當然像他這樣在輔導班教課的也有不少。 ????■相關鏈接 藝術生就業率最低 ????據中央電視臺200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2004年、2005年的藝術類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不足30%;70%的藝術專業畢業生為了生存而改行。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9年《社會藍皮書》中顯示,就業率最低的專業主要集中在兩大領域:一是藝術領域,包括美術、音樂和表演專業;二是生命科學領域,包括醫學、生物和農學專業。同時,低就業率往往和低薪相連。 記者張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