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奧視點】 2010年青島“兩會”召開之際,青島新聞網社區公開向網友搜集“百姓最關心問題”,其中學前教育收費太高問題再次被多名網友提及。“幼兒園學費都快趕上大學了,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了……&rd 兩會期間,記者就學前教育收費相關問題采訪了市教育局工作人員,他們對此也頗感無奈。“現在我們國家一直沿用的體制是,政府辦學為示范,民間辦學為主體。民辦幼兒園的收費都是他們自己定價然后備案,教育局沒權利管理他們如何定制收費標準。” 學前教育收費高絕不是青島獨有的現象。2008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通過新浪網對3115名公眾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1.1%的公眾認為學前教育收費“非常高”,26.2%的人覺得“比較高”,合計比率高達97.3%。調查中,67.2%的人覺得學前教育收費高是因為“政府對學前教育投入太少”,52.0%的人認為,高收費是“政府對學前教育投入的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 長期以來,我國的幼教經費一直只占整個教育經費支出的1.3%左右。發達國家學前教育經費一般占總教育經費支出的3%以上,法國和丹麥分別占到11.1%和10.6%。而且,我國的農村幼兒園和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基本上沒有納入公共財政體制。 我國目前對學前教育實行政府辦學為示范,民間辦學為主體。也就是說民辦幼兒園要比公辦多很多。當民辦幼兒園收費進入市場化運作,私人資本都有逐利的性質,它不可能給大家帶來優質低價的幼兒教育。如果政府把學前教育全部推向市場,低收入人群的子女可能只有“敬而遠之”,或者選擇“黑戶”幼兒園了。 0至6歲是人生成長的黃金階段,幼兒教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今后的教育發展。德國、加拿大等一些發達國家已把幼兒教育視為民族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紛紛對幼兒教育免費。近來江蘇、河南鄭州、甘肅蘭州等地相繼出臺政策規范幼兒園收費,上海閔行區則對民辦幼兒園實行補貼。無論如何,幼兒教育既是基礎教育事業,又是一項社會公益性、福利性事業,不能因為市場或者政策轉型期的不穩定因素,讓孩子們的教育打了折扣。 據了解,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已經在京成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學前教育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正在制訂學前教育發展規劃,規劃將涉及民辦幼兒園準入、收費、質量監管等具體問題。我們期待著幼兒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最大范圍的實現。(青島新聞網記者 孫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