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所大學,每年上千名服裝設計專業的大學生畢業,90%都轉行了,極少數在企業僅能混個‘設計助理’。”楊孝財,年逾80歲的青島服裝界“前輩”,為青島服裝業缺乏設計人才倍感憂慮。 2010年,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拿出30萬元,從青島高校中招收三名女徒弟,用傳統方式培養時裝設計師。 ????服裝設計專業改行成風 ????目前我市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和黃島職業技術學校擁有 ????青島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鄭明梅,在制衣業已有四十余年的經歷,企業近年越來越重視自主研發設計,但卻苦于無法從正規院校引進合適的人才。“缺乏實踐,學到的理論與現實不符。”這些問題將畢業生直接阻擋在企業研發隊伍之外,而服裝企業工作環境和待遇沒有吸引力,也進一步促成了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生紛紛改行。 ???四年大學設計了兩件衣服 ????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大四的學生楊雪芹學的是服裝設計,但四年來只獨立做過兩三件衣服。她告訴記者,大學四年中同學僅在工廠實習過兩周的時間,然而工廠機械化的操作,流水線做工縫一個上衣口袋都需要幾個人,很多同學甚至還沒學完口袋的工藝就回校了。 ????“女裝是最具個性的服裝品類,沒有大量的親自量體縫衣的經驗,單靠電腦上拼湊嫁接,是不會設計出符合女性身材又時尚的女裝的。”島城服裝界一些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對目前這種教育模式提出了質疑。 ????“校長”招3名關門弟子 ????青島福晨服裝廠、尚繡經貿有限公司的楊孝財董事長,在服裝界已打拼大半輩子,雖已有八十多歲的高齡,但在外人看來極為有活力,說起話來神采飛揚且詼諧幽默,他提攜的“徒弟”幾十人已經成為青島服裝行業的中堅力量。 ????面對現在手工制衣低迷的景況,楊孝財心急不已,在嶗山區他拿出自己的房子注冊了公司,作出一個重大的決定:在有生之年出資三十萬元手把手培養三個徒弟,希望為青島留下3名優秀服裝設計師。 ????2月23日,記者見到老人已經找到的兩名女徒弟,來自菏澤的楊雪琴和泰安的杜娜都是在青島讀服裝設計的大學生,今年就面臨大學畢業。“都是農村孩子,能吃苦,有服裝設計的靈性。 ”楊孝財告訴記者,還有一名徒弟正在選擇中,他要用解放前師傅帶徒弟的程序教學,從磨裁縫剪子開始鍛煉。“一個熟悉剪子的人,才能裁出好衣服,只有手工制作、設計服裝熟練而優秀的人,才能設計出真正吻合身材的好衣服。”楊孝財說,徒弟學成后,他會首先幫她們開出裁縫鋪,直接從社會上吸取經驗。 ????昨天,楊雪琴已經報名今年時裝周的 “山東省十佳服裝設計師大賽”,她告訴記者非常珍惜這個鍛煉的機會。楊孝財堅定地向記者表示,這30萬元培養經費就算是他為青島服裝界盡的最后一份心,如果沒有收獲就算他打水漂了。今年他還準備將徒弟送到南方溫州一帶的服裝廠學習,這樣才能開闊視野。 ????相關新聞 ????時裝大賽要求自制服裝 ????昨天,記者從時裝周組委會了解到,今年山東省十佳時裝設計師大賽將有重大調整。以往,參賽選手往往利用電腦設計時裝后,請裁縫店制成成衣參賽。今年為了考驗選手的針線和裁衣能力,全部要求選手自己動手制作參賽服裝。鄭明梅表示,服裝行業要求有很高的創新性,選手的書本理論可能很過硬,計算、測量得都精準無比,但做出來的衣服卻不一定合身,比如上衣穿在身上壓肩膀、脖頸會緊繃,這都是服裝研發、設計的硬傷。 ????此外,今年時裝周將為參加比賽的獲獎選手舉辦對接會,與青島優秀服裝企業的研發設計中心對接,爭取為企業吸引人才,同時為服裝設計新秀尋找成長的舞臺。(記者 曹為鵬 見習記者 趙艷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