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節不送禮,送禮就送腦白金”的廣告語伴隨著年青一代長大,常年在外工作學習的他們,過年給父母送禮已經成了他們難得的表達孝心的方式。然而,面對近在眼前的春節,一些職場新丁卻陷入矛盾之中。一邊是對父母的孝敬,一邊是囊中羞澀的現實。調查顯示,回家過年成了不少年輕白領一年之中最大的開支,有些人甚至為此花去這一年的一半積蓄。 ????剛參加工作一年的王鑫偉的就是這樣。“我媽幾乎一天給我打一個電 ????溫暖牌:團購毛線織毛衣 ????“最近天冷,想給家人買幾件羊毛衫。”做行政工作的丁小姐的心意雖然周到,執行起來卻遭遇了小小的麻煩。丁小姐去年才開始工作,頭三個月只拿實習工資,手上盈余不多,能買啥樣的禮物實在愁煞了丁小姐。去商場賺了一圈,動輒上千元的羊毛衫丁小姐高攀不起。看到辦公室里有同事織毛衣,丁小姐有了主意:買毛線再找人編織不比成品便宜多了? ????丁小姐的主意讓辦公室一幫同事動了心。幾個人在淘寶上團購了幾斤鄂爾多斯羊毛線。隨后,在街上找了一家代客加工毛衣的小店,幾個同事組團前去加工毛衣。毛線加上編織費,四五百元就能搞定一件毛衣。因為老人怕冷,丁小姐特意給爺爺奶奶織了厚厚的羊毛衫。“我爺爺腿疼,老病了,我準備再團幾個暖寶寶給他用。”在這個寒冷的冬季,丁小姐準備用暖暖的禮物與心意來溫暖家人。 ????貼心牌:“小棉襖”給爸媽買小廚寶 ????早在拿年終獎之前,程小姐就在琢磨要給爸媽買什么年貨了。“平時花錢大手大腳,臨到年關勒緊褲腰帶也得給爸媽買份禮物。” ????俗語說,女兒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在買年貨的問題上,程小姐也著實費了一番心思。買營養品?爸媽還沒到進補的年紀;買生鮮食品?年貨運過去也不新鮮了;買衣服?不能合乎爸媽最迫切的需求。 ????思來想去,程小姐想到給爸媽買個小廚寶。冬天用冷水洗碗洗菜太冷了,買個小廚寶燒成熱水就不凍手了。“冬天冷水刺骨,一個碗洗下來,手就僵了。現在我能賺錢了,一定要給他們買一個。” ????在送禮方式上,程小姐也動了點心思,她打算先不告訴爸媽,等送貨師傅上門再給他們一個驚喜。“他們一定會很開心”,程小姐得意地笑了,“估計女兒孝順他們比用熱水洗碗更能讓他們開心”。 ????別致牌:帶個女友回家 ????“父母嘮嘮叨叨好幾年了,他們就盼望著我能帶個兒媳婦回家。”說起父母,在一家機關單位工作的朱先生第一反應是父母的絮叨。每次打電話回家,父母都得盤問朱先生最近的感情動向。 ????其實朱先生各方面都很優秀,從小到大他都是班上的好學生,順利地考上大學、讀研,考上了公務員,朱先生從來沒讓父母操心。在這“男大當婚”的感情問題上,父母卻沒少和他起口角。自打工作后,催婚成了三姑六婆和朱先生聊天不變的主題。“為了堵住父母的絮叨,我看最好的禮物就是帶個女友回家!” ????送年貨:禮物PK“壓歲錢” ????送父母到底是送禮物還是拱手奉上現金?在讀者QQ群里,實用主義至上的Q友“飛”認為,要送父母用得著、不花哨的東西。同樣貼心的“土豆”則打算給父母買個血糖儀。“我媽查出血糖高,家里有個血糖儀可以每天檢查,督促她注意飲食。” ????網友“丹丹”認為,與其挖空心思想著父母需要啥,不如直接給父母發“壓歲錢”。“買禮物耗時耗力,買得不稱心還不討好,還是送錢最實用。”甭管是什么精心挑選的禮物都表達了職場新丁對父母的一片丹心。“咱送的不是禮物,關鍵是是心意到了就行了。” ????這些天網上出現一些“曬回家成本”的帖子,調查發現,除了路上的開銷外,孝敬父母、給親戚紅包等花費的數字也頗為可觀。不少人表示,回一次家的費用已經達到了一個月乃至數個月的工資,不少人直嘆“回不起家”。 ????至少需一個月工資 ????“一共5192元!一個月工資就這樣分完了,年后要喝西北風了。”網友“走走停停”在曬完春節回家的開支計劃后,不由得自我調侃起來。在他羅列出的清單中,從深圳到河南的往返火車加汽車票一共近750元,給父母、岳父岳母雙方各1500元,再加上路上吃喝、禮品、紅包等花費,一個月工資就這樣被瓜分了。 ????“今年老婆下死命令了:堅決不讓回,在深圳陪她。”網友“liupinge6675”解釋說,由于愛人春節沒假期,每次都是他一人回家過年,去年從深圳輾轉廣州、武昌再到老家天門,再加上禮品、人情等方面的花費,共計4310元。網友“要飯的沒碗”在跟帖中說:“我在新疆工作,老家遼寧的,去年過年回家花了15000元,今年我都回不起家了。”“我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今年打算回去,不知道具體消費是多少,但肯定是幾個月的工資。”看了帖子里曬出的回家成本后,網友“馨夢伊人”也開始感嘆回一次家確實“價格不菲”。 ????路費是開銷大頭 ????在網友曬出的成本列表里,往返的行程費用往往是其中的大頭,特別是對于那些離家遠、火車票又不好買的地方,路上的花銷更是驚人。家住四川綿陽的鐘小姐,和老公過年坐飛機回家,兩個人往返的機票價格就要近6000元。“提前訂票能便宜不少,但回家時間一直確定不下來。”在北京某網站工作的楚小姐說,因為春節時單位要求員工加班,但排班表遲遲沒有出爐,導致她只能臨近年底才能確定行程,那時幾乎只能買到全價機票,從北京飛到長沙再到家鄉湘潭,單程也要1000多元。 ????相比于他們,家住河北、目前在北京工作的齊先生在車費上很有優勢。“乘坐動車組才50元。”他說,家就在京廣沿線上,車次多,過年回家相對方便很多。 ????紅包成主要花費 ????調查發現,對于大學畢業后剛剛參加工作的人而言,孝敬長輩的紅包往往成為他們回家過年時的主要花銷。不少人認為,人生中第一次掙錢,總要對父母、親戚有所表示,以表達一份謝意。“今年的年終獎我打算把其中的80%給父母。”楚小姐表示,自己大學畢業后第一次掙錢,很興奮,要回家好好孝敬爸媽。 ????而家住青島、去年畢業后剛剛在上海某高校工作的劉小姐也表達了同樣的愿望。按照她的打算,過年回家時會給父母2000元、外公外婆1000元,以表一份孝心。另外,外甥女剛好在春節時過“百天”,作為阿姨的她自然少不了送些禮物。“大概要給小寶寶花1000元吧。”劉小姐盤算著。 ????回家看看再貴也值 ????“再貴也要回家過年。”盡管花費不菲,但楚小姐認為還是值得的。她表示,自己一年才回一次家,爸媽就盼著這一天,不管怎樣也要回去;況且春節假期又很短,將大把時間浪費在火車上實在不值得,還不如飛回去“奢侈一回”。“不回家是肯定不行的,老媽早就望眼欲穿,一個月前就開始數日子盼著我這不孝的兒子回去了,孝敬父母的錢老人不在乎,關鍵在于你必須回家團圓。”網友“miaogang.13”也在帖子里表達了同樣的心愿。 ????與他們相比,目前已在本地成家的孫先生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告訴記者,去年春節回老家,又辦婚禮又過年,而今年準備讓退休的父母前來跟自己一起過年。 ????七成人會帶錢給父母 ????春節回家過年是中國人的傳統,對于在異地工作的人來說,除了要為購買回家的車票、機票花費精力外,還得仔細掂量一下這一去一回的花銷情況。 ????在參與調查的602名準備回家的職場中人里,44.9%的人收入不足1000元,39.7%的人收入在1000元到3000元之間,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僅占到了15.4%。可是在這些人中,70.2%都表示:過年回家時將給父母錢。“盡管每個月的工資都不高,但我還是要回家。”老家在山西大同的王鑫偉說,自從自己上班后,每年回家的次數就很少,要是結婚了,那么回家次數將會更少了。王鑫偉每個月的工資只不過1500元左右,不過他的花銷很仔細,除去340元房租和平時的花銷,省吃儉用,一個月也能剩500元,一年下來,也存了不少錢。以前過年回家的時候,他都是帶禮物給父母,然而今年他準備給父母2000元錢。 ????盡管這2000元錢幾乎占了他一年積蓄的一半,但是,王鑫偉還是很高興。能讓父母花自己辛苦掙下的錢,讓他感到很欣慰。王鑫說:“每回給他們帶東西,他們都要嘮叨我一通,怪我亂花錢,這個時候我也不說什么,其實他們心里高興著呢,這我都知道。” ????六成人會給三成積蓄 ????誰都想讓父母高興,可是把太多錢給了父母,過了年以后,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肯定要緊張。 ????新婚的張軍小兩口最近正在討論過年回家的事情,小兩口這個春節準備在張軍的父母家過。作為婚后的第一個春節,張軍他們的開銷很大,除了給雙方父母的禮物和紅包外,雙方親戚朋友家的禮物也不能少。這樣算下來,本來為了操辦婚事而縮水的荷包更是見底了。 ????這次過年,小兩口準備給雙方父母各一千元。張軍的愛人開始覺得這些錢有點多,因為這些錢占了他們春節預計開銷的三成,可是張軍的一句話讓她立刻就想通了:“咱們現在還沒孩子,養老人就是咱們最大的責任,再說老人省吃儉用一輩子了,這些錢他們根本花不完,到頭來不也是給咱們攢著嘛。” ????在給父母錢的70.2%的人中,59.2%的人會把年存款的三成孝敬給父母,18.9%的人會給父母年存款的五成,10.9%的人會把年存款的七成獻給父母。“我回家就把錢都給我爸媽了。”剛參加工作的孫紅梅說:“其實錢是給了他們,但他們肯定不會花。我花錢總是沒計劃,他們估計得把這錢為我存起來。” |